一项新的研究建议改变学校支持幸福感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鼓励青少年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有目标,而不仅仅是快乐,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能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剑桥大学的这项研究涉及英国七所学校的600多名青少年,研究人员分别从两个方面考察他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大致等同于一个人的快乐程度,而幸福感则是指一个人感觉自己有多好。它包括能力、动力和自尊的感觉。研究人员发现,幸福感水平高的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中的成绩一直优于同龄人,尤其是数学。平均而言,数学成绩优异者的幸福感水平是成绩最差者的1.5 倍。而在学习成绩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发现这种联系。尽管如此,英格兰的儿童福利政策还是倾向于关注生活满意度。例如,政府最近在全国课程中增加了“幸福”的内容,作为其“关系、性与健康教育”(RSHE)指南的一部分,强调教导青少年如何在管理负面情绪的同时感到幸福和富有弹性。

以往的研究指出,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个人价值观、目标和自我价值感来促进他们的幸福感非常重要。新的研究似乎通过证明“幸福感”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积极联系来加强这一观点。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Tania Clarke博士是一名教育心理学家,目前在青年捐赠基金工作,但她是在剑桥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博士研究时开始这项研究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校心理学评论》上。Clarke表示,幸福教育通常侧重于教学生学会快乐和不悲伤,这种做法过于简单,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幸福品质,而这些品质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尤为突出。青少年还需要培养自我意识、自信心,最好还能培养意义感和目标感。

从研究结果来看,如果学校对所有学生都强调这些品质,而不仅仅是提倡积极向上和尽量减少负面情绪,那么目前数学GCSE考试成绩为3或4分的青少年就有可能被帮助提高几个等级。

这项研究涉及607名14-15岁的青少年。参与者完成了一项名为“我对自己和学校的感觉”的既定心理评估,该评估同时测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以及人际关系和消极感。这些测量结果与他们在模拟英语和数学GCSE考试中的分数进行了比较。研究还评估了学生是否表现出“成长心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不断进步。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这对提高学习成绩至关重要。学生们的整体幸福感显然与他们的考试成绩呈正相关。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8年级或9年级)的幸福感平均为32分(满分50分)。这比成绩为1级的学生高出9分,比所有 607 名学生的平均分高出3至4分。

然而,当他们对幸福感的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时,研究人员发现,幸福感与更高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却没有关联。在数学课上,九年级学生的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7.3分(满分25分),而一年级学生的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0.9分。即使考虑到潜在的混杂因素,如就读学校、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特殊教育需求等,这些结果仍然成立。

研究还发现,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能预示良好的学业成绩,尽管具有高幸福感的学生确实倾向于表现出这种思维模式。其他研究也同样难以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学业进步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但确实将其与积极的心理健康普遍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幸福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可能支撑着自我信念的重要方面,从而带来更广泛的心理健康益处。

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各种制约因素限制了学校促进幸福感的能力。在早前的一篇《教育评论》文章中,她发表了对一些学生的深入访谈结果,其中强调了因高考而产生的“表演文化”的担忧。这些访谈表明,许多学生把“做得好”与取得好成绩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自己的长处、价值观和目标联系在一起。

学生们表示,如果在考试中拿不到高分,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够好或笨。一名学生告诉Clarke,你让分数决定了你的命运,然后,你就会对你的价值和一切感到非常沮丧。你觉得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限制教师支持学生个人成长的能力,对考试成绩和测试的高度重视可能会破坏学业进步,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这样。

Clarke 建议,可以在幸福教育中更多地采用“幸福疗法”,这种疗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针对青少年的专业心理健康心理学中。她的研究特别强调,有必要帮助学生在个人动机和目标的背景下理解他们的学业和进步。Clarke表示,更好的幸福感与对学业成功更细致的理解之间存在联系。由于学校面临着取得学业成绩的巨大压力,目前学生们似乎在用考试制度来衡量自己,而不是用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来衡量自己,这亟待改变。

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Ros McLellan博士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她表示,幸福教育需要超越提升幸福感的概念,转向更深层次的参与,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抱负,以及幸福感对他们个人的意义。这不仅会提高幸福感,还可能意味着更好的考试成绩,也许学生毕业后的人生也会遇到更少的问题。

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抱负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推进。首先是倾听与尊重,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非常重要。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和梦想,并且肯定他们的独特之处。展示对他们的意见的重视,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其次是鼓励自我探索,鼓励青少年参与不同的活动和兴趣爱好,以便他们能够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支持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即使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或失败。同时强调个人优势,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在的才能。这可能包括在学术、体育、艺术、领导力或社交方面的优势。鼓励他们在这些领域继续努力并取得成就。进一步地培养目标和抱负,帮助青少年设定合理和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努力和专注。同时,鼓励他们追求积极的抱负,希望将来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此外还可以提供角色模型,介绍一些成功的角色模型给青少年,让他们了解到成功的道路可以有很多种,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角色模型可以是专业人士、运动员、艺术家或社会领袖。从而鼓励青少年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未来。帮助他们认识到挑战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打击自信的障碍。学校和家长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支持与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坚持,并在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同时在需要时提供指导和建议。

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Clarke T, McLellan R, Harold G. Beyond Life Satisfaction: Wellbeing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s’ Academic Attainment[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23: 1-20. DOI: 10.1080/2372966X.2023.2217980
Clarke T. Do scores ‘define’us?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wellbeing as ‘welldoing’at school in England[J]. Review of Education, 2023, 11(1): e3393. DOI: 10.1002/rev3.3393
点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