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到了九月的中旬了,相信很多家长都如释重负了,孩子终于去上学了可以清静一下了。说到暑期档电影我一家看过了其中一个大片由吴京主演的《巨齿鲨2》,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大片可以看的不过其实对看电影不是说很感兴趣,我始终觉得看电影得有所启发能带来一些思考价值才是好的电影,包括现在评分最高的肖申克救赎也是给人带来思考。

上个星期我爸妈去了旅游留下了我一个人在家,我朋友就问我要不要去看电影,我一般晚上是不怎么出去的除非是去打篮球,那我就说去吧看什么?我朋友就说看封神第一部吧毕竟快要落幕了,不过我没有怎么了解这部电影,咋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应该是跟什么神仙还是修炼成仙得有关挂,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部烂片,算了无所谓看就看吧。

还是那个熟悉的电影院,但是不再是二十块了而是二十五块的都一场来到没理由不看吧于是就买票入场,看的是七点半的场结束都要十点钟,如果爸妈在家的话九点多就会问我去了哪里。那几天都一直在下雨还好晚上没有下雨,来看的人也不是很多,整场下来也就十个人左右吧,都是情侣夫妻好像没看到学生,可能都去上学了。

电影的开头是一段攻城的戏码,攻城的对象是他们口中的“叛徒”,一开始我看不懂为什么会有个,而攻城的队伍中有一个是这个叛徒的儿子,他走到队伍最前面吼叫:父亲你快投降吧。然后拿了一把剑我以为是率先冲锋,结果是一个跪下想以死明志,但下不去手,后来将军出马说他不配做你的父亲,我才是你真的父亲,然后他就一鼓作气去了,看的我是起了鸡皮疙瘩,可能是我对脖子比较敏感,那一刻我是一点也不敢看。

之后就是“宫廷戏”了,老皇帝已经年纪很大给人一种随时醒不来的感觉,但在古代只要有几个儿子,那么兄弟之间就会为了王位,但通常来说都是长子继承所以大概率会出现王位争夺战。在当时的庆功宴上,大儿子就将父王给杀了还想伤害殷寿,但被质子所反杀,这也为后来的反转带来震撼,因为不仅仅是质子包括观众我们都是看着长子杀死父王。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质子,不过大家看完电影也大概知道。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为了互相获得信任,会互相交换人质,称为质子。通常是以诸侯的儿子作为质子质押于别国。中央强权亦出于控制地方势力的需要,会任命地方势力首领的亲人为京官,称任子,美命入侍。殷寿的厉害之处就是不断训练质子为自己赴汤蹈火,从他们一直怀着尊重又敬畏对待他就能看出,说得难听点就是洗脑。

还有这个电影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庆功宴上殷寿让四个质子与生父对峙,这里就展现出“人性”,殷寿说谁杀了自己的生父就直接继承封侯,一边是自己的生父,一边是仰望的“父亲”,比一开始的质子更难抉择,这里的刻画我觉得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其中有的质子直接捅了父亲,有的就不敢捅父亲主动迎上来被捅,有的就被殷寿所杀也只剩下西伯侯。

从这里就能看出殷寿的对于伦理的践踏以及将生命当儿戏的残忍,不过这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他的野心和更肆意妄为的行为。还有一点挺有意思的是,现在中国提倡无神论,但在中国古代相信有上天的,这其实是跟神的概念一样,黄天上帝泉下黝黑,所以在殷寿登基的时候会通过龟板去占比,不过龟板破裂也揭示了殷寿的王途一定会充满动摇。

没死的西伯侯也不会被善待马上打入地库,这个西伯侯也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就被当作人质送去做质子,大儿子就有种负荆请罪的感觉去拜见殷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父亲回到家乡,原本我是不会觉得殷寿会如此残忍,结果殷寿带着肉饼去找西伯侯,想把西伯侯给整崩溃,告诉他这肉饼是你儿子做的,看到那的时候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但当时殷寿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是有点嫉妒通过伤害他们得到病态的快感。

不过看了这么久我始终好像抓不住这部电影的核心,或者说这系列的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应该不是为了反应古代的封建统治吧。姬发在地牢探望父亲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从这一刻开始姬发开始清醒走向成熟,还记得一开始时如何攻城吗?殷寿说马儿看到什么是你想让它看到什么,所以殷寿洗脑质子不是说什么而是做什么令他们觉得。

说说这次的演员阵容,除了王勃扮演的姜子牙和王后之外我好像都没见过,都是新生代的演员,不过也有人说那些质子是来卖身材的吗?王渤还是一如既往的搞笑,但显然这部戏的主角不是他,不过我也有点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天神共主”,是殷寿的儿子殷骄还是西伯侯的儿子姬发,但殷郊在第一部已经被砍头只不过被送到西天,相反姬发大难不死,可能是“必有后福”。

特效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动画的版图还是挺不错的,我朋友说这个特效可以比得上好莱坞,我没有怎么说,毕竟特效都是用钱砸出来的,例如漫威的奇异博士,每一帧每一秒都是钱,特效是影响电影的观感,但一部电影剧情主题不清晰不好,最顶级的特效也没有用,就好像巨齿鲨一样,有好的特效但剧情很烂也注定这是不会成功。

还有两部,看了第一部没理由不看完整个系列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下一部,希望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吧。

点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