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我走向社会,好奇那些打零工的人,于是和他们混在了一起。大家三天打鱼六天晒网的打零工,在这种生活圈里面,大家都没有梦想,是现实的功利主义者和现实的享受者。

他们无法理解那些长工,想想一年365天就感觉十分的头疼,日复一日的像个机器,人生有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笼子里面的鸟无法理解笼子外的鸟,而笼子外的鸟也无法理解笼子里面的鸟,他们看彼此都以为彼此很可怜。

笼子里面的鸟衣食无忧,看着笼子外的鸟每天辛苦地寻找食物而感觉他可怕了,而笼子外面的鸟看到笼子里面的鸟整天被困在一个地方无法飞翔天空,简直太可怜了。

当时像我这样,空暇时间还翻翻书学习,其他人则纵情生活,有那么点钱要么逍遥快活,要么改善生活,然后混迹在都市丛林中观看别人的精彩。我则成为他们眼中的异类,他们认为又没有给自己发钱,还那么伤害脑细胞简直太不值得了。

我因为热爱看书和写作,我逐渐的意识到写东西也是可以赚钱的,那些年写了很多日记本,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尤其是现代诗歌两百多首,只是我保存不善,要么遗失了,要么被我奶奶当做垃圾卖掉了。现在想起来内心依旧非常疼痛,这些丢失的东西是无法再次复刻出来的。

不过那些年虽然写了很多东西,终究也没有多少现实的价值。曾经向知名的报刊投稿,最终人家在复审上给毙掉了,原因是文章的风格不适合人家的刊物。沉重的生活又如何去刻意写出那些轻松俏皮的风格呢,最后只得作罢了。

后来意识到要有一技之长,于是进了技工学校学习数控编程之类的,我发现这个群体的人更多的讨论的就是如何混到一个好的工厂里面,然后依靠自己熟练的技术拿到所谓的高薪。当然,更多的人因为能力和机会的问题,即使这样的梦想也被现实击打的粉碎。

所以,圈子不正确,你的的努力就是白费的,圈子决定你成就的天花板。这让我意识到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太大的成就,或许就是因为圈子有问题。虽然这个学习浪费我大量的时间,也没有功夫去赚钱,但是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让我的思维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脱离了那个零工群体之后,我的思维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我不可能再回到零工群体里面。我无法再以他们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我觉得人的价值应该更大一些。

后来出差做销售,天南海北的,服务的是总代理,开拓的是零售店,既是技术专家,也是区域经理,这种复合型的能力自然获得了平台的青睐,所以如果有提拔的机会,我肯定是入局者之一。

这个时候,我依旧没有放弃学习,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不断的日日更新知识结构和日日更新技术能力,不断的去实践、去总结,两三年下来,我觉得我不可能满足于打工了。当一个人的能力溢出岗位的容器之后,他的视野和梦想就会变大了,他也会产生雄心去实现更大的目标。

如果这个时候,你让我去开个零售店,我肯定也不太答应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思维又超越了,由于对于零售店的经营方式耳濡目染、又懂得行业规则,如果你没有刻意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你真的可能会去开个零售店。但是只零售店是有天花板的,大部分的零售店经营的都不是太好,即便你经营的比较做,也相当于把你牢牢钉死在某个地方了。

事实上,很多业务员从平台跳出去之后都开了夫妻店。但是,他们通常做了几年之后连一年的风险都扛不住,所以一旦有些天灾人祸发生,他们就不得不宣告破产。

但是,我不同,我总是自动自发的去工作,把一个区域的每个零售店的经营方式、库存、人脉关系都研究个底朝天,又懂得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我开零售店,我的内心是无法安定下来的。因为我喜欢从全局去把握细节,从细节又走向全局,这不是某个零售店需要的技能,而是平台运作的技能。

所以,我很期望能去成就一个平台。而这个时候代理公司也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让我大刀阔斧的去给他们改革。

当时我毫不在乎薪资和发展前途一腔热血的就过去了。经过改革,前两个月的确业绩比上年同期涨了,但是公司的员工们因为我太严格了,关系也处的不好。我能做到的很多事情,别人未必能做到,我觉得正常的事情,可能就是动了别人的舒适区。我就像一匹孤狼,不停向前奔跑,而他们就像一群绵阳,慢慢挪动,而我又不得不在前方等待他们赶上来。更致命的是老板让我等待他们赶上来是正确的,让我迁就他们的缓慢。

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就萌生了陆续交出了经营权力的打算,恰巧老板每次开会总以团队带头人的身份自居,我觉得这样下去我的规划是难以推行的。我已经看到他们平台终究走向失败的结果。

后来我就研究农业农资与互联网的可能性,我应该算是第一批将移动互联网引进农资的人,当时零售店的客户们都感觉到好先进。但是,显然我太超前了,市场没有先例,不管效果多么好,老板还是觉得不放心。这个时候我发现最大的阻力就在于老板的知识更新太陈旧了,而去更新他的观念需要一些契机和等待。

最后,我直接跨行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当时191农资人也研究这块,我记得当时也特邀我去参加大会,包食宿、而且可以会上发言,不过我终究没有去。当时我是191农资人的撰稿专家,很多创新的观念与方法得到全国各地的零售店的青睐,他们也认真地付诸实施。

跨行到移动互联网培训后,那个时候是风口,当时同事们很少有长远的考虑,对眼前的赚钱机会感到非常满足,尽管我看到了用户长期的价值,可是别人看到的仅仅是当下的价值。这期间也包括一些因为一些因素巧合做起来的平台,后期也逐渐的思维降格,硬生生的将自己的发展定格在某个位置上。

我发现当我经历这些之后,我的思维又升华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和我讲套路,我几乎都不愿意去争辩什么,因为这是小角色思维模型。

当你以为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以为影响忽略不计,并不放在心上,我反而感到无比忧心。因为小事你没有觉察力,大事就容易栽跟头。可是作为一个呐喊者你必然是孤独的,毕竟很多平台都是非常短视的,他们没有能力将长远与眼前更好结合起来,总是追求眼前最大化,而不顾长远可是就是一个死局。

点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