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提到“双相障碍”,大致会联想到精神科里同时患有抑郁症和躁狂症的病人,因为这类人被统称为“双相情感障碍”。但,我们今天聊的是另一种双相障碍:缺钱和缺爱。

开篇想先说一个题外话,其实我不喜欢用病人这个称呼。一方面,我个人偏执的认为任何精神类的疾病都是被压抑了某种天赋,比如梵高,比如爱因斯坦。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但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差。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病人这个词在世俗意义上存在着贬义成分。仿佛当这个称呼一出口,就带着“低人一等”的滤镜。怜悯本身就带着同情的成分,悲悯却不同。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我更喜欢用心理诊疗时采用的“来访者”称呼。

言归正传。我个人认为,缺钱和缺爱的本质是见识浅薄,只盯着没有得到的遗憾却忽略了已经得到了满足。正如“爱流向不缺爱的人,钱流向不缺钱的人”,因为没有得到过,所以越发苛求,因此乱了章法。而我所说的章法乃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这些年耳熟能详的“治疗自己的内在小孩”。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从而踏上了自我觉察之路。也有无数成功案例正在印证着:当受困于外界环境之时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没能力,认识谁都没用”这一观点。

试着思考如下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敢赚钱,不敢谋爱,不敢让自己成功?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还是连尝试的脚步都不敢迈出呢?那到底是什么在困扰我们呢?仅以个人案例+所见所闻分析出的答案是:身边存在太多否定的声音!即便是曾经否定我们的人不在身边,但那些早已内化了的声音也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甚至这些声音里会夹杂着一些对于试图反抗的恐吓和暴力性行为。而这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就像是困住大象的那根绳子一样,导致了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习得性无助”。

如果往深一层思考,这些声音难道不是以传递者自己的认知产生出来的吗?也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忽然很反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制件”这句话。

用过老式复印机的人都知道,无论原件多完美,复印件的还原度都会比原件差一些,复印的次数越多还原度越差。这就如同孩子无论怎么遵循父母的旨意,都无法超越父母,且越忠诚越不如。幸运一些的“忠臣”或许能达到父母的程度,试图超越,痴心妄想!同理,一些印坏了的文件会被揉碎了丢尽垃圾桶里,这与“不听话就不配活”的传统观念如出一辙。而揉碎行为的本身不也是一种“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吗?

任何笑话都有真实的成分存在。所以“大号练废了就再练个小号”真的只是句玩笑话吗?

往往,越是生活在认知底层的父母越是只相信自己的亲友,而不相信外部世界,甚至对陌生人、陌生观点有着一种自发的敌意。他们总是喜欢熟悉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以偏概全的否认和蜷缩在自己舒适区的胆怯让这个舒适区成为进一步困住自己的围墙。而认知稍高的父母没有那么强的侵略意识,他们会以开放的心态相信未知的东西,也很容易和陌生人合作。他们不担心受伤,不担心犯错,从而获取更多可能性。所以,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面对未知时,有没有放弃“安全感”的勇气。

但,认知高的父母就没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吗?当然有!但因为接收信息的多元化,他们的认知也会帮助他们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做出更优判断。而这,或许才是最应该留给孩子的遗产。

也就是从年后开始吧,越发讨厌“疗愈原生家庭”的课程。不排除一些课程里的方法的确有效,但绝大多数课程更倾向于贩卖焦虑换银子。因为曾做过几年心理咨询师,知晓个体的疗愈过程漫长且复发率极高。故此,学艺不精的我认为,原生家庭无论疗不疗愈,它本身存在的问题就在那里,不需要也不值得我们耗费后半生去证明父母的错误。或许越揭示原生家庭的阴暗面,真相越残忍。更没有必要以原生家庭为借口为自己荒诞的人生背锅。不如大大方方接受父母不爱我们这一事实,也承认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以责任与金钱取代义务与道德从此踏上自我拯救之路。

我们有不原谅的权力,也要有放过自己的勇气。“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讨人喜欢,你就得准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协,而你将一事无成。”

自我救赎这条道路本就是一场孤单的英雄之旅,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做一些看似残忍的决定,就像是一场场胜负难料的战争。我们更需要越战越勇的勇气,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就能忍受生活的一切苦难。

因此,回到文章开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缺爱是否仅是因为没有体验过被爱?这种体验一定要从抚养者那里获取吗?市面上流行一种观点:小时候没得到过爱的女生长大后别人一粒糖就能骗走。初听的确有些悲哀,但如果这粒糖能让她至此知晓什么是爱,给了她辨别爱的能力,培养了她获得爱的方法,难道不是种疗愈吗?同理,缺钱亦是如此。都说穷人的试错成本很高,但已经是穷人了再差能差到哪儿去呢?我个人信奉:物极必反。“最难莫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如果在做穷人的时候,能以自认为极高的试错成本做为代价,即便是失败了,也给自己换来了反思与成长的历练,从而提升了认知与韧性。正如,苦难本身不值得被歌颂,但对于苦难的思考弥足珍贵。不到生命的尽头,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那么当下一次机遇来临的时候敢不敢再给自己个机会?怕就怕陷在苦难的泥潭里,享受着苦难带来的“福利”。

文章写到这里,不晓得有没有跑题。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吧:“当心你的思想,它们会成为你的语言;当心你的语言,它们会成为你的行动;当心你的行动,它们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心你的习惯,它们会成为你的性格;当心你的性格,它会成为你的命运。”

点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