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老师牌作文与工具款文宣(下)

(续上)

【贰】

三十多年来所谓“标准化”教育,无疑是今天汉语言文字愈发苍白空洞的罪魁祸首。这也就能理解从伤痕文学时代结束至今,再也没能出现一个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文学创作者的原因。当然,创作的时代环境具有决定意义,但文字的苍白何尝不是文字工作者自身举而不坚的一个重大因素?

跳出文字和文学创作,我们来看一下政府公务文宣。

有个闲得蛋疼的朋友归纳了一下我们的“工具”箱,竟找到超过200个词是属于无特定指向意义但又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式的、时髦的“工具”词,如:“抓好”、“抓实”、“落实”、“走深”、“走实”、“压实”、“深刻”、“贯彻”、“指针”、“宗旨”、“拉动”、“推动”、“着力”......甚至包括“创新”、“强化”、“动力”、“大美”......等等等等。

用这200多个词就能拼成一篇超过一千字的官宣,但当你咬紧牙关读完这篇官宣后,却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这是汉语的悲哀,也是汉语言文字的堕落。

为了使官宣更抓眼球,几年前从刚开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现如今几乎无一例外的使用数字化简称(如“四要四不要”、“八准八不准”)和挖空心思强套裤子的各种“谐言梗”再到“标题党(如“昨天,他被抓了”),这种现象一方面恰恰暴露了文字使用者使用文字的单一化和困难程度加深,即表达无能;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对母语的不尊重,浅薄调戏、肆意糟踏。

更可悲的是,作为衡定社会行为标准的立法也跟了上来,比如几易其稿的《文物法》(征求意见稿),洋洋洒洒近万字,但光是“宗旨”、“目的”和“意义”就占了过半!这是立法还是在出嫁前费尽周章的涂脂抹粉?

【叁】

汉语言文字逐步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把这一事实简单归罪于启发学生怎么写作文的语文老师那未免过于粗暴,但汉语言文字走向无核化甚至荒漠化,一定跟一以贯之的“标准化”、“任务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师成了文字官僚,勤于教学,却是为教而教、为考而考,这般教育教出来的学生,除了高分低能、自绝于社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而工具式的官宣,除了粉饰邀功,剩下的也就仅仅是为宣而宣,高高挂起,尸位素餐,但求无过。

工业标准化是为了提高产效;商业标准化是为了量化公平。为了从模式上获取巨额利益,一些具有决定权的管事者开始了在农业、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推动起“标准化建设”,表面上美其名曰“提高质效”,大多实则是心怀鬼胎别有用心,如果不是为了制造谋利的空间,至少也是便于推责委过。

纵观当下,从学生作文到新闻报道,从诗歌创作再到各类官宣,基本都遵循着从干巴巴的一般性描述、再东拼西凑添油加醋形容夸大、然后肩挑背扛生拉硬拽喘大气歌颂这样的程式进行,一律千篇了无生气。许多正面宣扬的文本,由于离题拔高,反倒变成了对事实的歪曲、对真相的扭曲。

汉语原本是有灵魂的,她生动而美丽。但我们在教学和文宣运用中却因为自身的肤浅与欠缺,不惜以消灭多彩的差异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代价,去换取僵化的、图利的、自残式的满足。

                        2024.04.27凌晨

点赞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