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成長的路上,總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困惑,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給你唱反調,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用功利性思維來打擊你。

如果你考的是全日制的上學,比如高考,聽說你考上了一個普通大學,就會有人對你說,這個普通大學不怎麼樣,將來畢業了也不會有出息,還不如不去上,要是考上清華或者北大將來才有出息。

如果你沒有考上大學,就會有人向你宣揚讀書無用論,他就會說現在不缺乏大學生了,學歷已經爛大街了,你沒有考上雖然證明你的智商不行,但是也省錢了,不如跟著去打工吧。

如果你考上了重點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就會有人說,復旦大學不如北京大學好,你還是沒有本事,如果有本事就應該考上北京大學。

這些人用功利性的思維見縫插針地攻擊你,從來不願意用鏡子照照自己,他們以這樣的態度和行為對待其他人,同樣他會因此自我感覺良好。

功利性思維是這些不良態度和行為的溫床,他們將功利性思維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有人去自考提升一下學歷,那人就會立馬又跳出來呐喊,自考不如全日制,企業不認可,別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用處。

然後你說自己休息時間用在學習上了而已,他就會說,那多累人啊,沒必要,用那個時間還不如休息下。

當然,作為去自考的某些人也是帶著功利性思維的,他們可能認為只要通過自考取得相應的學歷和學位就可以改變命運。然而等他們好不容易拿到學歷和學位之後,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因此改變,於是抱怨到我學習這個沒有什麼用啊,雖然取得了學歷和學位,但是依舊沒有一個好工作。

在他的思想裡面就是學習只是為了交換,一旦取得相應的學歷就應該有人主動來找到他,然後給予他好的工作和待遇。這樣的功利性思維顯然是誤會了學歷與學位的作用。

沒有學歷和學位,你連考公考編的資格都沒有,沒有相應的學歷,你也無法報名考研,即便是找工作,看到人家設置的學歷門檻,如果你沒有相應的學歷,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誰說學歷學位沒有作用呢?

然而對於這些他們視而不見,卻一直抱怨考完了,沒有人給他發錢補償。就好比孩子學習,有的家長說乖乖只要你學完就會給你糖果吃,只要你考多少分就會給你什麼樣獎勵,作為成年人自己投資成長進步卻只是這樣的思維模型,真的非常奇怪。

當有人看到你混得不好的時候,他們也總是PUA你,比如你不是花錢學習什麼課程了嗎?怎麼還虧了?怎麼還沒有做好呢?對方再以此否定你的全部的價值,認為你學習根本沒有用。所以,有的人是不能成為朋友的,不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對方,他們總是在你失落的時候或者失敗的時候再給你的傷口上撒鹽。

如果你執意不聽,依舊投資自我成長,對方就會說,你看看馬雲是博士生嗎?你考博士生沒有必要,完全沒有用。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殊情況,不管對方出於什麼目的,都是功利性思維的原因。

我並不是說功利性思維不好,而是不應該將功利性思維擴大化,應用到全部方面。如果功利性思維可以應用到全部方面,那麼就不應該出現公益事業,就不應該出現先富幫後富,更不應該將基礎投資傾斜向西部開發。

我們發現但凡將功利性思維輻射生活方方面面的人通常他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們無法意識到功利性思維在某些事情方面的局限性。

所謂功利性思維說到底就是自私自利的精神。按照這個思維邏輯,一個人去學校上學,不僅不應該交給學校學費,而且學校應該倒貼錢求著學生來學習。因為從功利性思維模型當中,學生上學付出了時間和精力,還燒腦細胞,這些消耗都應該有人買單才對,誰來買單?於是家長們說憑什麼我們買單呢,我家的孩子付出時間和精力了,學校應該給錢才對。

雖然這個案例比較可笑,但是這確實是功利性思維的最根本的邏輯。

功利性思維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負面思考和捧高踩低。比如前面說的一個考證的人他的學習行為被周圍的人知道了,於是周圍的人說考證沒有用,只要有能力,考什麼證呢,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這就是功利性思維的負面思考。

這種功利性思維的負面思考的人,他們通常是消極的,且沒落的。因為別人的進步會讓他感覺到不安,他們要將他們的目光拉到他當前的優勢方面,獲得他人的讚賞。

功利性思維的捧高踩低指的是通過對比兩個人的成就差別,捧一個人,踩一個人。比如,誰誰做什麼工作每月都可以賺一萬多,然後又說你一個月才賺五千,太少了,一個服務員都能賺到這些了。通過捧高踩低不斷的PUA其中的弱者,他們不給予任何的解決方案和幫助,卻以此獲得心理上的快樂。

這種事情通常頻繁發生在弱勢文化領域群體當中,在弱勢文化群體當中他們是一群消極的人,一旦要求他們進步,他們就會極力反對進步,並且要索要相應的好處費。就比如前面說的,你要好好學習,但是你卻索要學習的好處費,這就是弱勢文化。

弱勢文化群體裡的人沒有安全感,他們追求一種安逸的小市民生活,恐懼閒下來,因為一旦閒下來他們就會覺得不安全,即便忙碌起來獲得的收益很少,他們也會覺得安全一些。他們不敢挑戰權威,認為權威說的都是對的,如果與自己學的知識有衝突,他們就會懷疑是自己錯了,然後寧可嘗試權威所說的錯位的辦法。

在弱勢文化群體當中,是沒有真正的強者的,他們處於被統治的地位,時間和精力幾乎全部消耗在內部紛爭層面,對外部的成長與競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強勢文化群體則不同,他們不喜歡找任何藉口,哪怕明知道自己是佔據道理的一方,他們也能夠泰然自若,並不會以此咄咄逼人,他們即便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依舊不會停止進步,他們始終認為更大的成就就在下一刻。

強勢文化群體從來不會抱怨環境和抱怨自我,他們或許會暫時感覺到難過,但是難過之後就是他們奮起直追,他們經常歸零思考,能夠區分哪些事情需要功利性思維,哪些事情需要成長思維,他們對哪些無法區分並深陷其中的人也通常顯示出包容的態度,並不會時刻與之針鋒相對。對於他們而言,一切都是機會。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