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資領域迷茫過,那是我在小企業進行農資銷售改革阻力巨大的時候。後來互聯網如火如荼發展起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銷售,已經顯示出來巨大的生命力。這個時候我開始著手設計農資的互聯網銷售方案,當時我認為微信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一定會成為全民的流行方式。為了抓住這個先機,我決定找合適的企業或者平台合作,我將付出我全部的熱誠來對待這件事。

由於原來的企業老闆已經回歸傳統的保守經營態勢,且已經交手給自己的親戚表弟,而他們奉行傳統的強勢行銷,所以我知道這個企業是難以獲得發展的紅利了。

於是在合適的時機我回了老家一趟,我決定與老鄉溝通一下,如果老鄉同意我的方案,那麼就在老家好好幹一番。那個時候的我非常落魄,但是依舊執著於向優秀者學習,執著於將夢想付諸行動。

當時我電話給老鄉,約定雙方好好談一下。不過老鄉似乎一直非常繁忙,我在火車站等候了很久,從上午等待到下午,直到我購買了火車票,對方這才開車來了。

於是我們找了一個小飯館,坐下來開始談論。與我的方案對比,老鄉更關心我混得怎麼樣,當得知我混得比較落魄之後,他顯得很不耐煩,並且對我的建議一一駁斥。

我說,未來幾年一定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現在微信已經顯示了很強大的生命力,我的建議是農資行銷與微信行銷結合一起,這樣等微信普及之後,你的品牌就根深蒂固了。同時我建議培訓員工的微信行銷能力,不僅線下談判能力繼續發揮,而且通過微信行銷持續發揮能力,可以適當引導微信支付等方式。

老鄉聽了我的話之後,駁斥道,微信並不普及,你知道才有多少人下載使用嗎?還是打電話比較普遍的。你說使用微信支付,這是天方夜譚,只有現場收到人民幣,放在手裡面才有溫度。

我又說,凡事要向前看啊,將來普及之後你就來不及了。

老鄉說,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吧,誰能看得準呢?我就是活在當下的人,給你實話說吧,我投資從來沒有失敗過,就是因為我只看當下。

然後他看到我落魄的樣子,嘆息道,你現在什麼也不要想啊,老老實實去賺點錢才是正道,你說的這些都是高科技,你知道嗎?大學生人家學習了四年都未必能行,你半道出家的怎麼能行?

我解釋道,這不是高科技,這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只要你現在的員工都掌握了這些技能,並且在業務方面率先開展,這就是一個藍海市場,你能夠成為市場的老大。

老鄉擺擺手道,馬雲燒了多少錢你知道嗎?他是靠持續燒錢做起來的,咱們只是六七十萬根本就不可能,這是燒錢的事情。

老鄉苦口婆心的勸說回頭是岸,接下來我也不想多說什麼了。想想也是,當時微信並不普及,連老鄉似乎都沒有下載使用,或者下載了根本就不怎麼使用,整個大環境都沒有講我說的這些,我一講這些,他就以為我講的是馬雲的那一套,是需要燒錢做起來的淘寶天貓。

後來我就坐貨車去了廣州,很少再回家與老鄉聚聚了。當然除了與老鄉談論這件事,我也專程去了一趟青島海利爾公司,這是老東家的公司,我曾經在這家公司做過區域經理,很多領導對我的印象不錯。所以,當我在保衛處打了一聲招呼之後就被放行進去了,然後找到了當時的總裁。

我們兩個人交換了一些看法。他認為互聯網就是噱頭,太虛了,不可能帶來生產力,然後又說他們也有相關的部門,並且讓那個部門的領導過來與溝通交流。我發現他們對這塊的認知完全是零蛋,根本就不可能採納我的意見,不過他們還是表現出了誠意,希望我再次入職公司為公司做貢獻,或者成為公司的代理商,公司先行支持貨物等方式。不過,最終我還是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當農資領域無法取得進展之後,我又與河南的代理商交流起了大棚種植的事情,探討火龍果的可行性。後來經過案例分析認為可能性不大,也就作罷了。

當時我就是一個孤獨的戰士,我沒有勇氣自己去幹,就是希望通過能夠接受我的建議與方案的平台施展我的抱負。然而可能是因為當時只沒有成為熱門事件,或者說我認識的這些老闆都是傳統企業老闆,他們對互聯網總是認為是小兒科的緣故,我無法找到施展的平台。

於是我不得不從農資領域跳躍到互聯網服務領域,一方面做用戶培訓,一方面也默默地繼續研究。在過去那麼多年,出現了很多爆火的平台,爆火的模式,包括農資領域也出現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包括不限於淘寶店鋪、網路直播、網路全國線上線下連鎖行銷等等,然而我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的那個我。

當一切真實發生之後,也產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遍地開花的時候,老鄉也看到了可行性,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可行性已經沒有市場先機,他想在這一塊有所成就,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我還是去過老鄉的公司幾次,不過每次我都感受不了切實的改變。儘管他們的公司面積比過去大了許多,也規範了很多,但是依舊是過去的方式,就是那種開車去店裡面推銷產品,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了。好比一個從來不願意學習也真實沒有去學習的人,即便他戴上了博士帽,那又有什麼用呢?

每次見面不是他太忙了,匆匆忙忙見一面簡簡單單說幾句,就是順帶捎上我去參加朋友的餐飲,既不會給我專門的時間講解方案,也不會靜下心來探討未來的發展,只是一味地說你來吧,來了就好了。每次我都是憋著一肚子的方案,又憋著一肚子的方案離開,似乎雙方只是平行世界的人物。如此,即便我去了,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他以及公司都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這方面的發展的土壤,他們或許更注重實利主義,認為員工只要在外面開車跑市場就是對的,其他的都不是對的。那麼,互聯網行銷如何置入呢?難道僅僅是手機上七嘴八舌的相互說一番就如此進行嗎?如此不當回事的業務改變方式,又怎麼可能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呢?或許這個世界並不缺乏像我這樣的人,但不是每一個人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夠遇到大展宏圖的平台。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