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是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加通於1750年提出的概念,並以“aesthetica”來命名他所創立的這門新學科,現在通常譯為“美學”,而“審美”是這個詞的另一種譯法。

但把“美學”與“審美”放在漢語語境中,它們的含義和用法都有明顯不同,“美學”是指一個學科或一門學問,“審美”則是指對於美的對象的觀照、考察和鑑別過程。而這兩個詞通過aesthetica卻合為一體,其原因在於“美學”與“審美”有著天然的聯繫。

鮑姆加通創立的“美學”其本義是“感性學”,他在自己的著作《美學》一書的開篇就給出了定義:“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而這完善也就是美。”書中提及:何謂“感性認識”?是指在嚴格的邏輯分辨界限以下的表象的總和,包括感官的感受、想象、虛構、感覺、情感等。

鮑姆加通使用的新詞取源於希臘文aesthesis,意指感官的察覺。經英國文化理論家雷蒙·威廉斯考證,在希臘文中,該詞的意涵是指“可以經由感官察覺的實質東西,而非那些只能經由學習而得到的非物質、抽象之事物。”

可見aesthetica從一開始就是指人的感性經驗,如感受、想象、虛構、感覺、情感等,與後來所說的審美活動有密切關係,因此將其理解為“審美”完全在情理之中。

鮑姆加通的思想直接啟發了德國古典美學,使得對於審美經驗的重視在德國古典美學中蔚然成風,儘管其中每一個人確認審美經驗的觀念、體系、方式不尽相同。

我們在藝術領域可以看到,當一個繪畫藝術的新流派出現時,往往先被主流審美視為“醜陋”,但隨著這種流派逐漸被藝術評論家和大眾所接受和追捧,新的審美經驗就形成了。從這點意義來講,審美是一種肯定的態度和能力。

據說康德最初總是習慣於根據鮑姆加通的美學綱要講學,可知鮑姆加通對他的影響之深,康德美學的宗旨在於以審美經驗為橋梁,達成現象與本體、感性與理性、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溝通和調和。

康德《判斷力批判》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於“審美判斷力”進行分析,他也把“審美判斷力”稱為“鑑賞判斷”,他說:“鑑賞判斷是審美的”,“至於審美的規定根據,我們認為它只能是主觀的,不可能是別的。”例如書中提出的“美的分析”四個契機,都是對“鑑賞判斷”所作的界定。而“鑑賞判斷”所涉及的想象、知解、情感和愉快等心理功能,都屬於審美經驗的範疇。可見對於審美經驗的考察成為康德美學的核心,為此史論家通常認為康德為西方近代美學的心理學傾向開了先河。

以上內容參考了上海大學文學院劉旭光教授的論文。

現在讓我們將審美帶入生活中,讓我們自己成為理解、創造和傳播美的使者,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簡單小事中找到靈感和實踐的途徑。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美的傳播者:

1. 培養審美感知

觀察自然:自然界是美的最大源泉。無論是日出日落,還是季節更迭,都能激發我們的審美感知。曾經我在製作給形象設計客戶的色彩課時,運用了很多自然界的圖片來說明配色的靈感來源,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欣賞藝術作品:參觀美術館、觀看戲劇、聽音樂會,讓藝術作品觸動你的眼睛、耳朵、心靈。

2. 日常生活中的審美

家居佈置:通過佈置家居環境,選擇色彩搭配、家具擺放,創造一個和諧美觀的生活空間。

服飾搭配: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場合選擇合適的服飾,展現個人品味。

3. 創造美

手工藝製作:嘗試DIY手工藝品,如編織、陶藝或繪畫,通過創作表達自己的美學理念。

烹飪藝術:烹飪不僅僅是製作食物,更可以通過擺盤和色彩搭配,展現食物的美感。

4. 傳播美

分享體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你的藝術作品、旅行照片或生活點滴,傳遞美的體驗。

教育他人:通過教授手工藝課程或組織藝術活動,鼓勵他人參與到美的創造和欣賞中來。

5. 提升審美能力

學習美學:閱讀有關美學的書籍,以及與美有關的方方面面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不同文化和時代的審美標準。

參與討論:有條件的話參加藝術和設計相關的沙龍,與他人交流審美觀點。

6. 審美的多元化

尊重差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審美差異,尊重每個人對美的獨特理解。

跨界融合:嘗試將不同領域的元素結合,如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創造新的美學體驗。

7. 審美與個人成長

自我認知:通過審美體驗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

情感表達:利用藝術形式表達情感,如寫作、繪畫或音樂創作。

通過這些簡單的步驟,我們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還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和傳播美,成為美的使者。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擁有發現和創造美的眼睛和心靈。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