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是個很有福氣的人,她畢生與災禍無緣,只要不願意,禍事就動不了她一根寒毛。每次化險為夷後,還不忘把避過災難的功勞歸於她的父母——“我之所以沒受傷、沒死,那都是因為老父親、老母親不想太早帶我離開!”

抗戰時期,鬼子曾在廣州城肆虐。那時候,奶奶只有四五歲,她不知道見到鬼子要九十度鞠躬行禮。不巧,有一次她在街上就碰見了一個鬼子,因為童心未泯,她根本就不知道害怕,只是站著原地、呆呆地望著對方。奇怪的是,那鬼子並沒有跟她“計較”,僅微微一笑,便走開了。

奶奶退休後,成了全職的家庭主婦,把做飯、晾洗衣服、打掃屋子的活都包攬了。而爺爺每天除了接送孫兒孫女下幼兒園外,就是到茶樓喝茶、與雀友鬥鳥、下棋,然後躺在客廳的太師椅上聽戲曲、睡懶覺。

梅雨天氣,奶奶最忙乎的就是到天台晾收衣服了,可這個家務是帶有危險性的。我家是一棟上了年紀的民房,它不像高樓大廈那樣配置避雷針,所以下雨天時,天台便極有可能被雷電擊中。

當時,奶奶已年過花甲,手腳自然不如年輕時般利索。不過,她卻要跟雷電賽跑,為了新洗的衣服不被驟然到來的雨水打濕,她使勁了全身的力氣奔向天台收取衣服。

雖說人定勝天,但自然的力量確實比人類高一籌!奶奶這樣鋌而走險的,稍有不慎就會危及性命!可她為了老伴及兒女的衣服是豁出去了,她幾次三番的與雷電打交道。好幾次,一個響雷降落在了她的腳邊,將屋頂打出一個大窟窿,幾塊瓦片瞬間掉落下來,只是她就如天選之子般幸運,雷電就是砸不中她!

除了有一大堆家務外,奶奶一有空,還會接我下幼兒園(讓爺爺更得空)。

我生90年代,當時的社會秩序還不是特別完善、科技也不發達(大街上、馬路上根本沒有監控錄像這類先進的安保設施),這使得盜竊搶劫的事常常發生,而高空擲物則更加是管不著。

我媽騎車載我上幼兒園時,戴在耳朵上的金耳環被徒手摘去;午夜時分,面向馬路的街道竟然能頻頻傳出“搶劫呀...”的叫喊聲;而奶奶光天化日下把我從幼兒園接回家,在那熟悉的街道裡居然也能出意外...

某個下午,奶奶拉著我經過一處民房的屋檐下,突然,一個火球在她眼前降落,那東西像是燒著的金元寶(信佛之人拜祭祖先時,會將冥幣疊成元寶形狀,並燒給先人,這種祭品被稱為金元寶)。巧的是,金元寶恰恰降落在奶奶腳前,與腳尖相差僅幾厘米,若是奶奶先走一步,怕是頭髮都要被燒著,而且當時只有我(四五歲的小孩)在身旁,她根本無法尋求幫助。

然而,奶奶遇到的意外可不少,有一次還差點將房子燒著了。

我家的灶台在頂樓,冰箱放在二樓的小客廳,在做飯、煲湯的時候,奶奶會經過一個陡峭的水泥樓梯,在二樓和頂樓間來回奔走。

那天中午,爺爺正坐在一樓客廳的太師椅上歇息,而奶奶則在忙碌——她要給家人煲老火湯,她一邊燒水,一邊往冰箱取儲藏的湯料藥材。

自冷水下鍋後,她便回到二樓準備食材,突然,哐當的一聲巨響竄過頭頂,整個頂樓像撼動了一下。奶奶被嚇著了,連忙到一樓求助爺爺。雖說爺爺有帶有大男子主義,但始終是愛護妻子的,他見奶奶被嚇著了,便獨自上頂樓瞧瞧發生了什麼事。

爺爺來到頂樓,發現燒水的鐵鍋爆開了,碎片散落在廚房各個角落,而煤氣灶上則還留著一點火花。原來是水燒乾了,鐵鍋因抵受不住長期的高溫,自行分解了。見狀,爺爺連忙關掉燃氣閥,防止煤氣洩漏,接著他回到一樓,跟奶奶解釋具體的情況。

失誤讓奶奶很愧疚,她說:“我差點把房子燒著了!”爺爺則沒有責怪的意思,他自個把頂樓狼藉的現場收拾好,就陪同奶奶到茶樓吃東西了,還把我也帶上呢。

“前些日子,我就夢見了死去的父母,他們向我招手,貌似要帶我走呢。今天真是太危險了。”奶奶跟爺爺說。

“現在不是好好的吗?!你多心了。你看你,只顧著擔心,都忘記肚子還餓著呢,快點東西吃吧...”為了安撫奶奶,爺爺轉移話題,讓她先填飽肚子。

我正坐在對面,聽著他們一言一語的,感到很温馨。如今回想,那場景真的甜死了,爺爺奶奶真的很恩愛,我在旁邊就像個電燈泡!

大概夫妻間就該這樣,互相體諒、互相照顧。無論在哪個年代,感情都是相互的——你投我以木桃,我報之以琼瑶。爺爺之所以愛惜奶奶,除了因為奶奶包攬了家務外,還因為奶奶很照顧爺爺的感受,她對婆家人處處忍讓,從不得罪他們。

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個默默無聞的孝子,為了報答父母的生育之恩,他七歲就工作了,幹的是航海的工作。或許父母都是矮個子,他的七個兄弟姐妹都比較矮小,他在其中個子最高,有1.78米左右,這得要歸功於他從小就進行異常艱苦的鍛煉。

而且,他即使成了家,每月也會按時將一半的工資交給父母,厲害的是,還從不“掉鏈子”。

他每個月的工資是70塊,其中35塊給了父母,僅留35塊給奶奶,撫養四個孩子,在那個物質匱乏的60年代,他的確很不容易。

所幸,奶奶和太姥姥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奶奶作為妻子很理解丈夫的孝心,為了讓孩子們過得好,她勤勤懇懇的工作。她擅長裁衣裳,後被收編至公社當裁衣工人,除正職外,她還會利用下班時間多掙一點外快。她懷爸爸的時候,就因為加班幹活過分操勞,導致早產。

太姥姥(奶奶的母親)心疼奶奶太辛苦,於是把奶奶及四個孫兒接到了娘家住,太姥姥還很關照我爸爸,為了養活這個早產的孫兒(爸爸出生時,體型只有小貓般大),她“命令”在香港打拼的兒子,每月寄嬰兒奶粉回來。

而爺爺作為父母的大孝子,自然是沒臉面對丈母娘的,他自個呆在單位分配的幾平方的公租房裡,不敢去妻子娘家。

不過,為了彌補妻兒,他就極力減少開支,每天只吃白米飯,不沾一點鹽油。然而,人長期缺鹽缺油,肯定會生病的。奶奶不忍,她常常背著太姥姥,偷拿家中的醬油接濟爺爺,讓爺爺能吃上醬油拌飯。

奶奶一生都在吃苦,直至退休,也沒有閒著,儘管她得到退休金,不用再為生計擔憂,但太姥姥去世了,致使她失去了娘家的靠山。這時候,婆家的小叔子要娶媳婦,那些大姑姐、小姑子們都紛紛勸說她騰出娘家的地方給小叔子做新房。

而爺爺除了是個孝子外,還是一個賢良的哥哥或弟弟,他不敢得罪自家的兄弟姐妹,也礙不住他們的狂轟亂炸,只得委屈奶奶妥協,從家裡挪下十平方給最小的弟弟結婚。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