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佛教的故乡,观看《西游记》我们或许也逐渐理解这一点,但为什么现在印度没有人再谈论佛教,而是谈论印度教或伊斯兰教呢?为什么印度人不再信仰佛教?必须说,如今佛教在印度的角色相对其他宗教显得相当谦逊,尽管它源自于这个国家。说印度人不再信仰佛教是不正确的,应该说佛教在印度的贡献仅仅是极其微小的。

如今,佛教在印度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地区,例如一个名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州,那里有强大的佛教运动,该运动是在20世纪中叶发起的,旨在帮助达利特人,即印度社会中最低的阶层,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这个州也是印度人口第二多的州,仅次于北方邦,估计该州人口约为1.25亿,但并不是整个州都信仰佛教,只有该州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佛教而已。

如今,佛教的角色如同一种促进社会平等、解放被压迫者的工具。然而,从数量上看,它在印度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仅占极小的比例,印度总人口超过14亿。根据最近的印度人口普查数据,印度教仍然是占比最高的宗教,约占80%的人口,相当于超过9.66亿人信仰这一宗教。其次,伊斯兰教是印度第二大宗教,占14.2%的人口,相当于约1.72亿人。

接下来是其他一些宗教,如基督教占约2.3%,相当于2800万人。锡克教占约1.7%,相当于2000万人,而佛教仅占0.7%的人口,相当于约800万到900万人,虽然数量非常少,但与印度教相比,仍然不能说是极其少。

此外,印度还有一些本土宗教和其他信仰,占比更小,但佛教仍然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宗教,然而在自己的故乡却处于劣势。之所以说是自己的故乡,是因为佛教源自印度,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立的,他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出生于一个名为迦毗罗卫的地方,属于释迦王国的领土,今天位于印度和尼泊尔的边界附近。他出生在一个王室家庭,但在目睹了痛苦、衰老、疾病和死亡后,他放弃了奢华的生活,寻求解脱之道。

经过多年的苦行和冥想,他在如今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菩提树下获得了觉悟,从此他成为了佛陀。也就是说,觉悟者,并开始传授他的教义,旨在帮助人们摆脱生死轮回和痛苦。佛教从印度迅速传播到周边地区,传入亚洲,传入中国,传入许多其他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如今的佛教比印度还要兴盛。

因此,尽管佛教源自印度,但经过几个世纪其他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导致佛教在其故乡的地位逐渐削弱。如今,它在印度不再占据重要位置,但仍有少量佛教徒和被崇敬和保护的佛教遗迹。

印度人发生了什么?

难道他们不再喜欢佛教,还是这是一个遥远的历史故事?首先,我必须说,印度的佛教故事就像一部长篇电视剧,有着许多不同的情节。释迦牟尼的故乡如今几乎没有人信仰佛教。让我们开始这个故事。大约2000年前,当强大的毛利亚帝国几乎统治整个印度次大陆时,佛教在印度的巅峰正是一个名为阿育王的国王的时代。

阿育王在觉悟到战争没有任何好处后,决定从一个臭名昭著的国王180度转变为一个信奉佛教的改宗者。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各地推广佛教,阿育王在印度各地建造了大量的佛塔和石柱。他甚至还派遣传教团出国,从现在的斯里兰卡到希腊,传播佛教。然而,时局变迁,这个王国对佛教的热爱也只是短暂的火焰,随后熄灭。阿育王去世后,毛利亚帝国衰弱,被公元4世纪至5世纪的笈多帝国所取代。

笈多王朝的国王们更为保守,回归印度教,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印度教。印度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还是印度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它容易融入并成为主流,而佛教则被边缘化。实际上,这个王朝并不完全是反对佛教,但由于对印度教的强烈支持,佛教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然而,这还不是衰退的顶点。衰退的顶点要追溯到7世纪以来的伊斯兰帝国的入侵。

佛教本就脆弱,现在又面临更强大的对手,伊斯兰帝国从Ghazni到德里苏丹的统治者们对佛教并不友好。他们攻击、掠夺并摧毁了大型佛教中心。其中最著名的是摧毁了那烂陀,一个伟大的佛教大学。在那个时候,那烂陀不仅是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古代世界的哈佛,想象一下这样一所最著名的大学被摧毁。学者们被杀害,书籍被焚烧,这正是佛教在印度的悲剧。

以前,那烂陀发展强劲,成为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目的地,包括中国、西藏、韩国、日本、蒙古、泰国、斯里兰卡和许多其他国家。这不仅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学者们分享知识的地方,为建立一个丰富多样的学术环境做出了贡献,但它却被摧毁了。因此,佛教本身强调放弃世俗,也并不是一种容易维持政治权力的宗教。国王们并不喜欢这一点,印度教的等级制度和丰富的仪式吸引了国王和上层阶级,因为他们可以永远保持自己的地位。

印度教有一个多样化、丰富的神灵和仪式体系。如果想求财,就有财神;想求力量,就有战争之神,而佛教则强调放弃和觉悟,觉悟可不是那么容易。人们觉得求财神和求力量似乎更为实际。这正是导致印度教迅速占据优势,而佛教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原因。当然,佛教的故事并不完全是印度的悲剧。

在20世纪,由安贝德卡博士领导的运动使佛教重新回归到数百万达利特人中,他们是印度教种姓制度中最低的阶层。他认为佛教以平等的信息是反对种姓制度压迫的解决方案,1956年,他和数十万达利特人在一次集体仪式中皈依佛教。如今,印度的佛教徒仍然是少数,但佛教在一些地区,如马哈拉施特拉邦,仍然焕发着新的生机。这也提醒我们,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佛教在那些寻求觉悟之路的人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印度的佛教故事是一段从巅峰到衰退再到在新环境中复兴的波澜壮阔的旅程。这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表明历史总是充满惊喜,宗教的发展并不总是沿着一条直线进行。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