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直以為《螃蟹效應》多體現在對外的人際交往上,近來才發現也有可能存在於自我的心理暗示。

如果只把嫉妒解讀為攀比,我覺得不夠全面,它也可能是內心的不安全感。這種感覺令人感到恐慌、焦慮、憤怒,只有將嫉妒的對象拉下“神壇”,心理上才能稍微平衡一些。又或是對方的下場越淒慘,嫉妒的一方心理越愉悅,進而收穫滿滿的安全感。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上層社會人捧人,中層社會人比人,下層社會人踩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上層社會更注重利益交換,合作共贏;中層社會互相較勁,人人自危;下層社會見不得人好,互相傷害。越是這樣,階層越固化,想要跨越基層便會更加艱難。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局面?

首先,我認為身處金字塔頂尖的人並不多,所以他們更加愛惜自身羽毛,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讓階層更牢固。如果從利益的角度分析,身處這個階層的人之所以更容易收割“韭菜”也得利於合作共贏。如資源、信息等。

中層社會呢?其實他們是很尷尬的存在,一方面有跻身上層社會的願景,一方面對自身乃至於周邊環境產生懷疑。雖然他們也有合作意識,但更多的是考慮自身如何在不被對方算計的基礎上實現利益最大化。巧了,這個階層的人大多這麼想,合作起來便會很困難。其本質原因是試錯成本太低。

同樣,這個問題也存在於下層社會。他們見不得人好一方面是自身生產資料的嚴重匱乏,另一方面也是疲於生存限制了思考。這不能用目光短淺來形容,只能說圈層決定命運。

我一向認同:人是環境的產物。身處底層社會的人,即便是在擴寬自身認知後若不能及時跳出底層生存環境,那這份認知很快就會成為他們不能融入環境的理由,從而令自己更加難過。前幾年社會上出現的“高認知窮人”便是這個原因。

那麼,提升認知,脫離底層社會就一定能脫胎換骨嗎?脫胎換骨這個詞非常好,因為真的是這樣。在追求與自己認知相匹配的層級時,之前同等層級的人便會成為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阻礙,他們用自己的認知來否定你、詆毀你,想方設法將你固定在他們希望你存在的層級裡,甚至拉得更低。因為這樣做對他們而言更有安全感,這便是《螃蟹效應》。

那《螃蟹效應》只存在於底層人之間嗎?不一定。因為見不得人好是人性中的陰暗,我們總說成功人士都是反人性的,對於這點我持保留意見。開篇談到的嫉妒存在於各個階層,只不過底層的動物性更強一些,所以看起來更明顯。

想要擺脫原有圈層必定會經歷一番厮殺,與周圍環境,與自身習慣。更多時候阻力不是旁人的龌龊手段,而是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尤其是在遭受了某些挫折後,自怨自艾的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只配呆在原有階層,從而浑浑噩噩度過一生。殊不知這並不是中了別人的圈套,而是一種自我放棄。旁人當然樂見其成。

為什麼底層社會的父母“雞娃”並不嚴重?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結構裡,孩子長大後就是要重複和自己一樣的生活模式啊!雞不雞娃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讓孩子放飛自我的長大,反正也快樂不了幾年。這其中並不包括一些稍有目光的父母和認識到自己必須擺脫原有階層的孩子。

那麼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不敢跨越階層?是沒有機會嗎?還是自身缺乏動力?前幾年看過一篇文章《再窮也要呆在富人圈裡》,富人擁有的並不僅僅是財富、底位,更多的是眼界和格局。而眼界和格局也在反哺著他們擁有更多的財富更高的底位。這是個良性循環。

記得那年北京三環內房子均價三千塊的時候,我跟父母商量過要在北京買房,被父母斷然拒絕。其實當時以自己的工資,家裡但凡稍微補貼點交個首付,自已還月供還是可以的。而且有了經濟壓力也會更努力工作。最後房子沒買,不能怪父母的認知狹隘,只能怪自己沒有勇氣,不敢拼尽全力。現在北京的房子別說三環內了,六環外都買不起。父母責怪我當時為什麼不強硬一些,就是沒那個命!但我很清楚這只不過是他們後悔的牙根癢癢的說辭。更何況以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房子即便是我拼尽全力買了,最後也未必是我的。這樣想來,沒買或許是對的。雖然明知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罷了。不過也在想,是啊,當年如果求的不是父母或許買就買了,大不了欠一些人情。

這就又扯到了另一個話題,為什麼不敢欠人情?因為底層社會的人更看重自尊、面子。殊不知這是混社會最大的阻礙。當飯都吃不起,房租都交不起的時候要面子有啥用?最近在追都市話題劇《凡人歌》,深刻意識到清高就不要混社會嘛!不如去農村包塊地誰都不搭理。果然,我最不看好的那個角色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也算是認清自我了吧。

這世上最靠譜的關係是利益關係。身處底層社會的大部分人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是用錯了地方。比如去飯館吃飯,覺得自己花錢了就得享受“大爺”的待遇,吆五喝六對服務員很不尊重。哪怕只是在街邊喝碗餛飩。巧了,開飯館的也這麼想。你花錢了,我先忍著你,等你出了門再說。於是,為了一塊錢大打出手傷人性命的社會新聞出現了。為了幾塊錢差價搅和一座城不能安寧的新聞出現了。

所以,階層固化與其說是社會問題,不如說是心理問題。有些人即便是跨越了階層,其內在還是個窮人。不然怎麼會有“暴發戶”這個詞的存在呢?

命運給予的饋贈早已在暗中算好了價碼。身處《螃蟹效應》的人不是沒有機會擺脫階層,努力去拼一把吧,即便是沒有改變也無愧於心了。害怕什麼?拼過之後還不如原來?沒有試錯成本?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更差又能怎樣呢?最難莫過討飯,不死總會出頭。而且在變好的過程中一定要暗自發力,結果來臨之前一定不要鬧的人盡皆知,不然總會有些見不得你好的人會暗搓搓使壞。雷軍不也說了嘛:偷偷的幹,失敗了就當沒幹過嘛。

不由覺得老祖宗那句話說的真好:事以密成,言以泄敗。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