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裡,戀愛像一陣春風,吹得人暈暈乎乎,滿腦子粉紅泡泡。尤其是到了期末考試季,情侶們的表現簡直是一出活生生的校園喜劇:有的一起複習,堪稱學霸CP,書本翻得哗哗響;有的卻互相干擾,變成了“拖油瓶”,連掛科都掛得情侶款。你是不是也好奇,戀愛到底是讓人學業開掛,還是直接把人拉進掛科的深淵?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甜蜜又危險的話題。

一、從“學習搭子”到“甜蜜負擔”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情侶們總覺得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學習搭子。小明和小紅就是典型例子。兩人剛在一起時,信誓旦旦要在圖書館裡並肩作戰,目標是雙雙拿獎學金。小明負責整理筆記,小紅負責圈重點,兩個人分工明確,效率高得像在流水線上生產知識點。圖書館成了他們的“約會聖地”,自習室的燈光都顯得格外浪漫。偶爾偷瞄對方一眼,還能互相拋個wink,複習枯燥的《線性代數》都變得有點甜。

但好景不長,甜蜜的“學習搭子”很快開始變味。期末考試臨近,複習任務像山一樣壓過來,小明的手機卻總是在關鍵時刻叮叮響——小紅發來一張自拍:“我新買的毛帽好看嗎?”小明心想,這都什麼時候了,帽子的事兒能比《概率論》重要?可他還是忍不住回覆:“好看!像個小兔子!”於是,倆人順勢聊起了毛帽的顏色、搭配,甚至兔子有多可愛……等回過神來,倆小時過去了,書還是停在那一頁。

這就是戀愛中的“甜蜜負擔”:你明明想好好學習,但對方的存在就像個會動的表情包,總能分散你的注意力。小紅本來是一個自律girl,每天早起背單詞,可自從和小明談戀愛,她開始晚睡晚起,因為“男朋友說晚安前得聊到凌晨”。小明也好不到哪兒去,原本計劃好的複習時間,硬是被“陪女朋友吃夜宵”擠佔了一半。結果,倆人從“一起拿獎學金”的豪言壯語,變成了“一起掛科也不算孤單”的自我安慰。

二、複習季的“情侶行為大賞”

到了期末考試季,情侶們的表現簡直可以出一本《戀愛行為觀察手冊》。咱們來盤點幾種經典類型,看看你中了哪一招。

學霸CP:天作之合還是互相PUA?

有些情侶天生自帶學霸光環,複習起來簡直像在拍勵志電影。這樣的CP通常在圖書館裡,他們的桌子堆滿了書,旁邊還有保溫杯和能量棒,活像準備高考。他們會互相監督,比如一方想偷懶刷手機,另一方立刻冷冷一句:“你還想不想拿A了?”於是,倆人又埋頭苦讀,效率高得嚇人。

但別以為學霸CP就完美無缺。他們的愛情裡往往夾雜著微妙的“學術攀比”。小李和小花就是一對,小李每次做完一套模擬題,都要問小花:“你做完了嗎?多少分?”如果小花分數低了,小李會“善意”地安慰:“沒事,你下次肯定行!”小花表面微笑,心裡已經開始盤算怎麼在下次考試碾壓他。結果,倆人複習得筋疲力盡,考試成績出來了,雙雙拿了A,卻累得像跑完馬拉松,連慶祝的力氣都沒有。

互助型:你劃重點,我抄筆記

還有一種情侶,屬於“互助型”,表面上看起來特別和諧。你負責高數,我負責英語,分工明確,資源共享。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實際上,這種模式特別容易翻車。比如小剛和小美,約定好小剛整理《微積分》筆記,小美整理《大學物理》講義。結果,小剛是一個“差不多先生”,筆記寫得像草稿,公式缺一半,符號畫得像抽象畫。小美拿到筆記,氣得想分手:“你這讓我怎麼複習?!”小剛還覺得自己特無辜:“我不是盡力了嗎?”於是,複習還沒開始,倆人先吵了一架,複習計劃徹底泡湯。

拖油瓶型:甜蜜是甜蜜,就是學不下

最常見的,還是“拖油瓶型”情侶。這種CP的特點是:戀愛越甜,掛科越慘。小張和小麗就是代表。倆人約好一起去自習室複習,結果小麗帶了一堆零食,邊吃邊聊綜藝節目。小張本來想嚴肅點,可一看到小麗吃薯片的樣子,心就化了,忍不住加入“吃播”。一袋薯片吃完,倆人又開始討論去哪兒吃晚飯,複習?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考試成績出來,小張掛了《數據結構》,小麗掛了《有機化學》,倆人一邊吃火鍋一邊安慰對方:“沒事,下學期再戰!”

三、“拖油瓶”是怎麼煉成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學習搭子”變成了“拖油瓶”?答案其實藏在戀愛的化學反應裡。

首先,戀愛會讓人分泌多巴胺,這玩意兒能讓人快樂,但也會讓人分心。你有沒有發現,剛談戀愛的時候,腦子裡全是對方,根本靜不下心看書?小明和小紅剛在一起那會兒,倆人約在自習室複習,小明卻總盯著小紅的側臉發呆,心想:“她連低頭寫字都這麼好看!”小紅也好不到哪兒去,假裝問問題,其實就是想多跟小明說兩句話。結果,倆人一天下來,書沒看進去幾頁,戀愛進度倒是突飛猛進。

其次,戀愛會讓人變得“過於依賴”。有些情侶覺得,既然是男女朋友,就得啥事都一起幹,包括複習。可問題是,複習這事兒本來就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安安靜靜看書,有人喜歡邊聽歌邊做題。強行綁在一起,反而容易互相干擾。小剛和小美就吃過這虧。小剛喜歡一邊複習一邊碎碎念,把公式念出聲;小美卻喜歡絕對安靜,一點聲音都受不了。結果,小剛念了兩句公式,小美就炸了:“你能不能別吵?!”小剛覺得自己特委屈,倆人冷戰了一下午,複習效率直線下降。

最後,戀愛還會讓人“降低標準”。單身的時候,大家都對自己要求嚴格,目標是拿A、衝獎學金。可談戀愛後,很多人開始覺得:“有愛就夠了,成績嘛,差不多就行。”小張和小麗就是這樣,倆人本來都是學霸,可談戀愛後,覺得掛一兩科也沒啥大不了,反正“有對象比有獎學金重要”。結果,考試成績一出來,倆人傻眼了,掛科的滋味可一點都不甜。

四、如何不被戀愛拖垮學業?

既然戀愛這麼容易讓人掛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兩全其美?其實,方法也不是沒有,但得有點小智慧。

比如,試試“分開複習,定期對答案”。與其黏在一起互相干擾,不如各自複習,隔幾天約一次“學術約會”,交流一下筆記、討論一下難題。這樣既能保持獨立性,又能享受戀愛的甜蜜。小李和小花就靠這招,雙雙拿了高分,還順便加深了感情。

再比如,設定“戀愛時間”和“學習時間”。戀愛歸戀愛,學習歸學習,別讓兩者混在一起。小明和小紅後來學聰明了,每天晚上九點到十點是“戀愛專屬時間”,可以聊聊天、散散步;其他時間,手機靜音,專心複習。結果,倆人不僅沒掛科,還因為時間管理更到位,感情也更穩定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得有點自制力。戀愛再甜,也別忘了自己來大學是幹嘛的。每次想偷懶刷手機、跟對象聊天的時候,問問自己:“我真的想掛科嗎?”一般情況下,這個問題能把你從粉紅泡泡裡拉回來。

五、戀愛與掛科的微妙平衡

說到底,戀愛和學業就像走鋼絲,得找好平衡點。談戀愛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找到了靈魂伴侶,連複習都更有動力;但一不小心,你也可能被甜蜜沖昏頭腦,稀裡糊塗掛了科。關鍵在於,你得學會在“甜蜜”和“理智”之間切換,既享受戀愛的快樂,又別讓它拖垮你的成績。

所以,下次當你和對象約好一起複習時,別急著沉浸在粉紅氛圍裡。先問問自己:我們是真要一起拿A,還是準備一起掛科?答案,藏在你倆的行動裡。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