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機油:發動機的“生命之源”
1. 機油的作用
機油是汽車發動機的潤滑劑,主要負責潤滑、冷卻、清潔和密封。它能減少發動機內部零部件的摩擦,降低磨損,同時帶走高溫和雜質,延長發動機壽命。
2. 更換週期
機油的更換週期因車型、使用環境和機油類型而異:
礦物油:建議每5000公里或6個月更換一次。
半合成機油:建議每7500-10000公里或8-12個月更換一次。
全合成機油:更換週期較長,通常為10000-15000公里或12個月。
注意:
如果經常在城市擁堵路況、短途駕駛或高溫/寒冷環境下行駛,機油會更快老化,建議縮短更換週期。
部分高端車型或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機油要求更高,需嚴格按照廠家建議週期更換。
3.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更換?
除了里程和時間,觀察機油狀態也很重要:
顏色和透明度:新機油呈琥珀色且透明,使用後會逐漸變黑混濁。若機油呈黑色且有明顯顆粒感,需立即更換。
機油量:定期檢查機油尺,液面應在上下刻度之間。若低於下限,需及時補充或更換。
儀表提示:部分車型有機油壽命監測系統,會通過儀表盤提示更換。
4. 小貼士
選擇機油時,優先參考車輛用戶手冊,選用符合廠家規格(如5W-30、0W-20)的機油。
不同品牌機油不要隨意混用,以免影響性能。
更換機油盡量選擇正規4S店或修理廠,避免使用劣質機油。
二、剎車油:行車安全的“隱形守護者”
1. 剎車油的作用
剎車油是液壓剎車系統的傳力介質,負責將剎車踏板的力傳遞到剎車卡鉗,確保剎車靈敏。它的性能直接關係到行車安全。
2. 更換週期
剎車油具有吸濕性,會隨時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導致沸點降低,剎車性能下降。一般建議:
普通車型:每2年或4萬公里更換一次。
高性能車型或頻繁山路駕駛:建議每1-1.5年或2-3萬公里更換。
3.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更換?
含水量檢測:修理廠可用專業設備檢測剎車油含水量,若超過3%,必須更換。
剎車手感:若剎車踏板變軟或剎車距離變長,可能是剎車油老化。
顏色變化:新剎車油呈淡黃色,變質後會變深或混濁。
4. 小貼士
剎車油型號(如DOT3、DOT4)需與原車要求一致,不建議混用。
更換剎車油時需排空系統空氣,確保剎車系統無氣泡。
切勿將剎車油濺到車漆上,會腐蝕漆面。
三、變速箱油:換檔順暢的“幕後功臣”
1. 變速箱油的作用
變速箱油為自動或手動變速箱提供潤滑、冷卻和清潔功能,保證換檔順暢,延長變速箱壽命。
2. 更換週期
不同類型變速箱的油液更換週期差異較大:
手動變速箱油:一般為4-6萬公里或2-3年更換一次,部分廠家宣稱“終身免維護”,但建議6萬公里檢查。
自動變速箱油(AT):建議每4-6萬公里或2-3年更換。
雙離合變速箱油(DCT):建議每4萬公里或2年更換。
無級變速箱油(CVT):建議每4-6萬公里或2年更換。
3.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更換?
換檔不順:若換檔時有頓挫、延遲或異響,可能是變速箱油老化。
油液狀態:變速箱油變黑或有燒焦味,需立即更換。
儀表提示:部分車型會提示變速箱油異常。
4. 小貼士
變速箱油更換需專業設備,建議去正規修理廠操作。
不同變速箱油型號不可混用,需嚴格按照廠家要求選擇。
更換時可順便檢查變速箱濾芯,必要時一併更換。
四、冷卻液:發動機“降溫”的關鍵
1. 冷卻液的作用
冷卻液(防凍液)負責吸收、傳遞和散發發動機熱量,防止發動機過熱,同時具有防凍、防腐功能。
2. 更換週期
普通冷卻液:建議每2-3年或4萬公里更換一次。
長效冷卻液:部分高端車型使用長效冷卻液,可達5年或10萬公里。
混合使用:若中途添加不同類型冷卻液,需提前更換。
3.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更換?
液位檢查:冷卻液應在儲液罐的上下限之間,低於下限需補充。
顏色和狀態:正常冷卻液呈綠色、紅色或藍色,變混濁或有沉澱需更換。
溫度異常:若發動機溫度過高或冷卻系統報警,可能是冷卻液失效。
4. 小貼士
冷卻液需選擇與原車相同的型號(如乙二醇型或有機酸型),不同類型不可混用。
切勿用自來水代替冷卻液,會導致水垢和腐蝕。
檢查冷卻系統是否有洩漏,如有需及時修復。
五、助力轉向油:操控輕便的“秘密武器”
1. 助力轉向油的作用
助力轉向油為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提供動力,減少方向盤操作力,保證操控輕便。
2. 更換週期
液壓助力轉向油:建議每4-6萬公里或2-3年更換一次。
電子助力轉向:無需更換油液,僅需定期檢查系統。
3.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更換?
轉向手感:若方向盤變重或有異響,可能是助力油老化。
油液狀態:助力油變黑或有雜質需更換。
液位檢查:液位低於下限需補充或更換。
4. 小貼士
助力油需選擇廠家指定型號,混用可能導致系統損壞。
更換後需檢查轉向系統是否漏油。
電子助力轉向車型無需關注此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