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高考,已經是13年前。當年我確實是一名美術生,我等上半年一直到廣東省美術統考,或者一路到八大美院任意一間的單考,都一路進行著美術專業課的備考~之後方淨低三個月進行文化課的衝刺,而美術生普遍都選擇文科,作為高考考試的科目,理科不是不能選,而是上頭支笛似乎就是這樣吹,下邊沒邊間學校夠膽死唱反調,直到珠江頻道630新聞播報,明確規定美術、音樂、舞蹈,以及播音主持專業可以拣理科作為高考項目,學校方才默認~

話又講返轉頭,當我第一節課聽我校外聘的專業課任課老師,潮州人溫文講“一點透視”、“二點透視”、“三點透視”的原理,實在似懂非懂,兼夾一頭霧水~深感我初中數理化成績偏低所導致,再到以後講“五大調子三大面”,更是聽得天花亂墜。所以後來在溫文與妻番禺人李韻所開畫室補習,聽得一家之言話“因為上頭不想聰明的學生報考,故提倡美術生選文科~事關所有繪畫方面的理論,無一不涉及幾何、光學、化學等方面原理。若考生為理科專業,必然更加好理解並消化。”事實我對文科又更加有興趣,而歷史和政治又時常班級成績名列前茅。

前文提到我的學畫經歷,高中軍訓前的那次校會,分別向家長和學生介紹了,第一屆美術班二十一人十九人考上本科,還有一個考上了重本。學校只是有所保留地提起,所以家長和學生都認為,學校對美術教育抓得好。

然而,直到我們上了高三,學校才告訴我們,可以選擇留校或外出找畫室集訓,學校自然不希望我們在外邊十足甩繩馬騮,畢竟第一屆術科班,就曾有相貌美麗又驚艷的師姐,做平面模特賺到些錢,在她尚且青春的角度來看,能趁早多賺錢養活自己確實是好事,她在美術方面的水平學校也信任,認為她最起碼能上本科,然而在高三備考的時候選擇拍平面寫真,而對功課有所忽略,更在學校定時查點之際選擇欺瞞,結果就在考試結束後成績見真章,實在只能用“傷仲永”來形容。

所以在此我也和父母有所爭論,大家更在列舉外出集訓和留校的好與壞,確實外邊的畫室各地考生都前來廣州大城集訓,再者年年都有考生復讀,三年以上都不足為奇。這才能真正對美術考試的競爭身臨其境,而對比留校出外集訓的作息更為合理,亦有空餘時間進行自我糾錯與提升。

留校的師資水平,未見得好差~何解我最終選擇外出集訓,卻是這般中肯說辭?因為學校在我等高二時,曾組織自願上京遊學,並與京城畫室“聯合藝佰”建立合作關係,副校長李三水應強者之子永恆,與我亦是行人中一員。奉父大三水之命,李三水永恆之畫作供畫室校長(實為老闆)參閱,後更提出批改建議,並讓小三水高三前往該畫室集訓,更讓永恆者莫考慮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系(前身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以外的學校。

據我推測,大三水考慮其子不具備十足十的自理能力,故不建議上京師集訓,而是聘請該畫室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劉成老師,以及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杜平老師。南下羊城,蒞臨學校術科班帶領衝刺。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