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轉型將從根本上改變外賣行業的競爭邏輯——從短期市場份額爭奪轉向長期用戶價值挖掘,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和服務戰,從單一業務比拼轉向生態系統競爭。能夠成功實現這一轉型的平台將在未來3-5年獲得持續競爭優勢,而繼續依賴簡單補貼策略的企業可能面臨淘汰風險。正如某行業分析師所言:"外賣行業的補貼戰本質是'流量紅利'的最後一搏。短期來看,高額補貼雖能快速搶佔市場,但長期需回歸商業本質——通過技術、服務、生態構建核心競爭力。"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場轉型意味著更可持續的服務體驗——雖然極端補貼可能減少,但服務質量和可靠性將提高,選擇也更加多元化。對於商家,意味著從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中解脫,轉向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的健康競爭。對於騎手,意味著工作條件和權益保障的實質性改善,雖然收入增速可能放緩,但職業穩定性和社會認可度將提升。對於整個社會,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外賣生態系統將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和社會摩擦,創造更大的綜合價值。
2025年7月5日由美團"零元購奶茶"活動引發的行業震蕩,絕非一場簡單的行銷事件,而是中國外賣行業發展歷程中的關鍵轉折點。這場風暴暴露出當前行業競爭模式的不可持續性,也預示著未來將發生的深刻變革。在本文的最後部分,我們將總結研究的主要發現,並對行業各參與方提出針對性的策略建議,以期推動構建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外賣生態系統。
通過對7月5日事件及其後續影響的多維度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核心結論:首先,這場補貼大戰反映了外賣行業從"雙雄爭霸"向"三國殺"格局的演變,美團、阿里系(淘寶閃購+餓了麼)和京東形成了差異化的戰略定位和競爭路徑。美團依托成熟的騎手網絡採取防禦性擴張;阿里通過生態聯動實現高頻帶低頻的流量轉化;京東則聚焦品質外賣打造差異化優勢。這種多元化競爭格局總體上有利於行業創新和消費者福利提升。
其次,極端補貼策略雖然短期內帶來了訂單量和用戶數的爆發式增長,但各參與方都付出了沉重代價。消費者面臨服務質量下降和選擇困惑;商家承受著銷量增長但利潤壓縮的矛盾;騎手經歷收入增加與工作條件惡化的雙重衝擊;平台則陷入增長與虧損的兩難境地。這種多方承壓的狀態顯然不可持續,行業轉型勢在必行。
第三,未來外賣行業的競爭將超越簡單的價格戰,向技術驅動、生態協同和差異化服務的方向發展。智能調度算法和無人配送技術將提升運營效率;即時零售品類擴張將優化業務結構;差異化定位將減少同質化競爭;監管趨嚴將推動行業規範化;盈利模式創新將減少補貼依賴。這些轉型趨勢正在重塑行業的長期競爭邏輯。
最後,一個健康的外賣生態系統應該平衡各參與方的利益,實現可持續價值創造。過度傾斜於任何一方的商業模式都難以持久,平台需要在消費者體驗、商家利益、騎手權益和股東回報之間找到動態平衡點。中央網信辦的監管干預和市場的自我調節將共同推動行業朝著這個方向演進。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我們對行業主要參與方提出以下策略建議:對平台企業;1. 加速技術投入,將競爭重心從補貼金額轉向算法效率和配送技術創新,通過智能調度、路徑優化和無人配送降低履約成本。2. 探索差異化定位,避免同質化價格戰,美團可鞏固大眾市場優勢,京東可深耕品質外賣,阿里可強化生態協同,形成互補競爭格局。3. 構建健康生態關係,合理分配平台、商家和騎手的利益,避免過度壓榨任何一方,例如調整商家補貼分擔比例,改善騎手工作條件。4. 發展多元盈利模式,減少對交易佣金的依賴,拓展廣告服務、會員訂閱、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業務,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對餐飲商家:1. 優化產品結構,開發適合外賣場景且毛利較高的專屬產品,減少對平台補貼的依賴,提高自身盈利能力。2. 多渠道佈局,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平台,同時在美團、阿里系和京東等多個渠道開展業務,提高議價能力和風險分散度。3. 提升數位化能力,利用平台提供的數據分析工具優化菜單設計、定價策略和促銷活動,提高運營效率和顧客復購率。4. 注重品牌建設,通過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培養忠實客戶群,減少對價格敏感型顧客的依賴,降低補貼退潮後的客戶流失風險。
對監管部門:1. 完善行業標準,針對外賣行業的特殊性制定商戶資質、食品安全、配送服務等方面的標準規範,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水平。2. 保護勞動者權益,督促平台為騎手提供合理的工作條件和社保保障,同時避免一刀切的監管政策導致就業機會減少。3. 防止惡性競爭,監控平台的補貼和定價行為,制止低於成本銷售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維護市場公平秩序。4. 促進數據共享,在保護隱私和商業機密的前提下,推動平台間必要的食品安全和商戶信用信息共享,提升行業透明度。
對消費者:1. 理性看待補貼,享受短期價格優惠的同時,關注產品和服務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