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廈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棟樓那麼簡單。它承載著我外祖父昔日的生計,印刻著我青春時期遊蕩的足跡,更像一粒種子,在我骨血裡生根發芽,長成獨屬廣州的印記。

聽媽媽說,我外祖父解放前就在南大(我們老廣州人習慣這樣親切地稱呼它)裡的一間煙草公司做會計。這段往事,成為我們一家與這座宏偉建築最遙遠、又最堅韌的牽連。媽媽說,那時南大就是廣州的“摩天樓”,矗立在長堤,沒有任何建築可以擋住它傲視珠江的身姿。外祖父每天穿著洗得整齊的舊式長衫或半新西裝,夾著個磨得發亮的硬皮公文包,走進那氣派的大門,在香氣四溢的煙草味中,手指在算盤珠上翻飛——噼啪聲就是他養家的聲音,也成為我童年想像中,南方大廈投下的第一道影子,一道帶著煙味和金光的影子。我常常在心裡描繪他穿過水磨石大廳,搭乘需要專人操作、“隆隆”作響的老式升降機“籠”上下的情景,那種舊時廣州的體面和矜持,在這些細節中栩栩如生。可惜,我未出生,他就已不在,這些畫面,我只能在媽媽的講述和發黃的舊相簿中拼湊。

到了我這一代,南方大廈不再是外祖父口中帶著敬畏的謀生之地,它實實在在地,成為我青春裡熱氣騰騰的“逛街”目的地。八十年代初,有時在休息日,心就飛到了長堤。在廠門口跳上那架九分錢的公交車,一路顛簸搖晃,在六二三路下車,然後匯入西濠口熙熙攘攘的人流,急急腳走去南大。遠遠望見它敦實沉穩的身影矗立在珠江邊,心才落得回地,像游子回家——那種期待,是整個旅程最雀躍的開頭。

南大裡面,是另一個喧鬧滾燙的人間煙火世界。一樓永遠人頭湧湧,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在頭頂閃爍,映照著玻璃櫃台裡琳琅滿目的貨品。空氣中,新布料的漿水味、化妝品的甜膩香,還有點心鋪隱約飄來的油香,全部交織在一起。冷氣開得很強,從街外的悶熱一步踏進來,那種透心涼,真的爽過跌入仙境。我最喜歡逛二樓三樓的服裝部,那裡掛滿了當時最流行的“靚衫”。和姐妹們吱吱喳喳,在擁擠的人流中拼命擠到櫃台前,手指按著玻璃,點著心水的款式,叫售貨員拿出來看清楚、試穿。那些售貨員姐姐,總是帶著國營大店的矜持,但手腳又出奇地俐落,算盤打得噼啪響,開票、收錢、找零,一氣呵成。買到件合心水的“的確涼”恤衫或者一條喇叭褲,那種滿足,夠我開心整個禮拜。有一次,在南大二樓那個小小角落,我居然鼓起勇氣,花了七塊半,讓人用支冰冷的槍,在耳珠上“啪”一聲打了兩個洞。痛到我立刻倒抽一口冷氣,耳珠火辣辣地燒,換來的是兩粒細到幾乎看不見的金色耳釘,用紙仔仔細包住遞過來——那兩粒綠豆那麼大的東西,竟然成為我少女時代關於“扮靚”最勇敢、又最微小的印記。現在摸摸耳珠,好像還有那陣灼燒的餘溫留存。

到了要結婚的時候,置辦新家的家當,南方大廈自然又是我們的首選。和先生仔細地逛遍賣床上用品的樓層,最後目光定在南大裡面一條厚實柔軟、花色大方的拉舍爾毛毯上。那個價格在當時看來絕對不便宜,但摸上去那份綿密厚實的暖意,感覺可以蓋住整個寒冬。我們咬緊牙關買下了。這條在南大買的毛毯,實實在在成為我們新生活的第一件“大”家當。新婚那晚,它妥妥帖帖地蓋在身上,那種崭新特有的柔軟觸感,包裹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暖意,現在想起,指尖好像還能觸及到那份崭新的質感,觸及到那份屬於人生新開篇的莊重和微溫。

時光流逝,珠江邊的樓越建越高,玻璃幕牆光亮得刺眼。新大新、廣百這些新場開張,年輕人有了更多潮流的去處。南方大廈,像一位歷經沧桑、腳步慢慢蹒跚的老人,身上的光彩似乎被歲月無聲地抹淡了些。再去南大,有時會覺得裡面的燈光,好像沒有記憶中那麼璀璨通明了,貨品的擺放方式,似乎也沒有舊時那種精心講究的味道。偶爾走過曾經擠得爆棚的櫃台,會見到售貨員姐姐托著腮,眼神空洞地望著門口稀疏的人流。那種曾經塞滿每個角落、熱烘烘的市井生氣,似乎退潮般靜悄悄地散去,只留下空曠的回響,在磨得光滑的水磨石地板上低徊。

更是沒想到,舊時那麼威風的百貨龍頭,在2005年,竟然搖身一變,成為南方大廈國際電子數碼城。整座大廈,像換了件不合身的新衣,裡面密密麻麻的櫃台,擺滿了手機、電腦配件、音響這些電子數碼產品,做著批發和零售。走進去,當年那熟悉的布料味、化妝品香,早已被塑膠和電子元件的新氣味取代。冷氣依然強勁,但那種跌入“百貨仙境”的驚喜感,已經無法找回。熱鬧還是熱鬧的,只是那種屬於老南大的、混雜著市井煙火和生活期盼的獨特氣息,真的淡了,散了。時代巨輪碾過,連這麼有分量的地標,都逃不過要轉型求生的命運。

現在站在長堤,望著珠江對岸光芒四射的廣州塔,再回望身邊這座沉默的南方大廈,心裡總是翻湧著說不清的滋味。它像一塊巨大城磚,深深地嵌入我生命的基石中。媽媽口中,外祖父在煙味彌漫的辦公室裡撥打算盤的“滴答”聲,似乎穿過七十年的煙雲,隱隱約約還在我耳邊回響;我自己下班後拼命擠上九分錢公交車的急切,在服裝櫃台前流連忘返的雀躍,穿耳洞那一下尖銳的痛楚和之後那些微小的虛榮,新婚時拉舍爾毛毯帶來的踏實暖意……這些零零碎碎的記憶片段,都被南大那厚實的外牆和裡面縱橫交錯的樓梯,妥妥帖帖地收藏著。

南方大廈,它不僅僅是一座樓啊。它是我外祖父昔日養家糊口的無聲見證(雖然我只是透過媽媽的講述認識它),是我青春時熱氣騰騰的市井遊樂場,是我人生重要轉折(結婚)的莊重見證者。它的磚石裡,砌住我家族兩代人的光陰,砌住那些再樸素不過的歡喜和煙火日常。無論它外表怎樣隨著歲月改變,甚至改頭換面成了數碼城,那份沉甸甸的情感,已經像珠江水那樣,流經基石,滲入我血脈,成為我無法甩脫的廣州記憶——這座龐然巨物,始終以它溫厚沉默的姿態,守護著我城,也守護著我心底最深的認同和牽念。

*廣州方言解釋表 (十五項):**

一、  **南大:** “南方大廈”的簡稱。老廣州人對這座標誌性建築的親切叫法。
二、  **做會計:** 從事會計工作。
三、  **做嘢:** 工作、打工。
四、  **行街:** 逛街、購物。
五、  **買嘢:** 買東西。
六、  **青春:** 青年時期。
七、  **九分錢:** 指當時公交車票價為人民幣九分錢。
八、  **落車:** 下車 (特指公共交通工具)。
九、  **急急腳:** 形容腳步匆忙、急急忙忙的樣子。
十、  **睇真啲:** 看清楚一點。
十一、 **心水:** 合心意、喜歡的。
十二、 **扮靚:** 打扮、使自己漂亮。
十三、 **冚:** (動詞) 蓋住、覆蓋。例如“冚被”(蓋被子)。
十四、 **逼夾:** 擁擠、擠迫。
十五、 **咬實牙關:** 下定決心、硬著頭皮 (通常指面對困難或花費大時)。

點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