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民辦高校的帳戶突然被法院凍結,教師工資停發,卻仍在招生收費和裝修宿舍,背後的巨額債務黑洞揭示了民辦教育監管體系的深層漏洞。2025年8月下旬,正值各大高校準備開學之際,一則關於大連科技學院“全員停發工資,開學面臨停擺”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網友曝光的內部信件顯示,因學校各類帳戶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導致7月工資未能如期發放。與此同時,公開信息顯示這所民辦高校被執行總金額高達35億元,而其法定代表人已有22條被限制高消費記錄。更令人擔憂的是,學校在如此嚴重的財務危機下仍然正常招生,2900多名新生已經繳納了學費。

事件起源:帳戶凍結與工資停發:大連科技學院工會委員會8月5日發布的《致全體教職員工一封信》揭示了問題的嚴重性。信中提到,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書和通知的情況下,學校各類相關帳戶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致使7月工資未能如期發放。學校工會承諾為全體教職員工發放臨時困難補貼和慰問補貼。當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學校求證時,院辦工作人員證實了網傳信件內容屬實,但表示“現在學校已經在解決這個問題了”。工作人員強調,“政府不可能讓學校停止運行,我們老師馬上都上班了。” 然而,截至8月23日,記者致電該校主管部門遼寧省教育廳,電話無人接聽。
財務黑洞:35億債務與22條限消令:天眼查信息顯示,大連科技學院共有2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2.3億元;還有35條歷史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高達35億元。其中,8月4日新增1則恢復執行信息,執行標的超1.3億元,執行法院為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學校法定代表人高小涵共有22條被限制高消費的記錄,案件多集中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債權轉讓糾紛、典當糾紛等。高小涵不僅是學校的代理校長和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學校母公司大連陽光世紀教育產業的法定代表人。公開資料顯示,大連科技學院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經濟開發區,是一所理工類民辦高校。學院於2002年7月建校,前身為大連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1年改制為民辦普通本科大連科技學院。
魔幻現實:危機中的招生與裝修:儘管深陷財務危機,大連科技學院今年的招生工作卻仍在照常進行。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2025年已面向全國22個省份錄取本科新生2900餘人。一位新生告訴記者:“我收到的錄取通知裡要求10天內交齊學費。” 大連科技學院的收費公告顯示,該校本科專業學費為每年26000元-28000元,專科學費為每年18000元。一位大三在校生反映,關於學校全員停薪的事,自己也是從網上看到,內部並未引起過多討論。但學校近期新裝修了宿舍樓,並在招生季多次宣傳寢室環境。此外,該校還曾發布2025年招聘計劃,招聘專任教師、專業帶頭人、輔導員等42人。這種“一邊欠債一邊花錢”的做法讓人質疑學校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透明度。
深層問題:民辦高校的監管漏洞:大連科技學院的情況並非個別現象。這起事件反映了民辦高校財務“黑箱”操作的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民辦學校資產的使用和財務管理應受審批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並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製作財務會計報告,委託會計師事務所依法進行審計並公布結果。然而,大連科技學院的現狀表明,這些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形同虛設。高達35億元的巨額債務,校方卻能繼續招生、收取學費、裝修宿舍,這背後是財務透明度的嚴重缺失。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面對的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黑箱”,他們無法得知學校真實的財務健康狀況,無法預判隨時可能“爆雷”的風險。

影響範圍:學生與教職工的困境:對於已經在校的學生和剛剛被錄取的新生來說,學校的不穩定狀況令人焦慮。他們最擔心的是“學還沒念完,學校就倒閉了”。儘管學校深陷財務危機,但在校生似乎對此事並不十分了解。一位大三在校生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學校全員停薪的事,自己也是從網上看到,內部並未引起過多討論。對教職工而言,工資停發、福利削減,不僅是經濟重壓,更是職業尊嚴的喪失,最終可能導致優秀人才流失,教學質量下降。8月24日,校方回應稱“7月欠薪問題已解決,工資正常發放,學校目前運行正常”。但校方同時表示“不清楚網傳消息來源”,且否認此前有欠薪行為,對網傳欠款情況表示不知情。
未來走向:民辦高校的生存危機:大連科技學院的困境不是孤立的。近年來,多地民辦高校出現招生困難、經營不善等問題。比如2025年湛江科技學院在廣東招生就遇到很大阻力,說明社會對民辦大學的信任度正在下降。有不少網友直言,與其冒險讀民辦本科,不如選擇一個公辦專科,至少更穩妥、更放心。這種觀念的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劇民辦高校的生存危機。大連科技學院欠下35億債務,極有可能是因為資金被挪用或其他非正常經營因素導致的。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公眾對民辦高校整體運營模式的擔憂。教育專家指出,辦大學本來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前期建校舍、買設備、請老師確實花費巨大,但一旦進入正軌,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學費,通常不應該出現如此嚴重的虧損。

大連科技學院2025年仍招收了2900多名新生,這些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後短短十天內就被要求繳納學費。本科每年學費約2.6萬元,專科1.8萬元左右。這樣急切的收費行為令人懷疑學校是否在利用新生學費緩解資金壓力。儘管事件後續發展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民辦高校粗放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只有加強監管、提高透明度、保障師生權益,才能重建公眾對民辦教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