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油条在越南是一种非常普遍且熟悉的食物。可以和河粉一起吃,和粥一起吃,或者单独吃也很好吃。但你知道吗?这个食物的原名听起来非常可怕,叫做“油炸鬼”。为什么一种民间食物会有这样的地狱名字呢?我们将穿越回宋朝,翻开那些泪水淋漓的历史篇章,加入一些越南文化的调味料,来探索为什么油条被称为“油炸鬼”。
让我们回到中国南宋的12世纪。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宋朝正处于衰弱之中,北方的金国军队不断进攻。国家就像风中的烛光。人民生活在忧虑中。但在生死边缘,一位英雄出现了,那就是岳飞。岳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还是忠诚和爱国精神的象征。传说他的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下四个大字“尽忠报国”,意思是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
这句提醒如同刻在岳飞的心中,使他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岳飞是一位军事天才。他指挥军队与金军作战超过120场,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一场失败。他创造了战术,训练精锐部队,特别是始终善待百姓。他不允许士兵抢劫,总是与贫民分享粮食,深受人民爱戴,犹如神明。有一个故事说,当岳飞的军队经过村庄时,村民们拿出鸡和酒来迎接,但他拒绝了,并说:“我的士兵吃饱是因为百姓,我不能再从百姓那里拿东西。”
然而,英雄的生活常常充满了是非。在南宋的朝廷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岳飞。这时,反派登场了。秦桧,一个充满野心、懦弱而狡诈的宰相。秦桧不想与金军作战,因为他害怕失去职位,害怕失去权力。他不选择战斗,而是寻求和解,甚至愿意将土地拱手让给敌人以保住宰相的职位。不仅如此,他的妻子王氏也是他阴谋中的得力助手。这对夫妻就像背叛的双胞胎。他们恨岳飞,因为岳飞不仅才华出众,还受到人民的爱戴,而秦桧则被人鄙视。
1141年,当岳飞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以驱逐金军、收复土地时,秦桧出手了。他与金军勾结,诬陷岳飞谋反,然后利用权力迫使皇帝召他回京。岳飞被囚禁、遭受酷刑,最终在1142年被处死,时年不足40岁。在临死前,他大声喊道:“天公有眼!”岳飞的冤屈让许多人愤怒。人民痛哭,咒骂秦桧夫妇如同卖国害民的鬼怪。但这与油条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油条是如何诞生的?
在广东,那里的人们特别痛恨秦桧,他们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复仇方式。因为他们无法直接对付这个权势滔天的奸臣。他们把愤怒带入自己的厨房。他们用面粉、盐、泡打粉和糖揉成一团面团。然后将其擀薄,切成比手指长的条状,象征着人形。但不是一条,而是两条面条,暗指秦桧夫妇如同同谋般紧紧相连。他们用筷子在中间按压,使两条粘在一起,然后再拉开,再放入热油中炸。听着滋滋的声音,看着面团膨胀成金黄酥脆,仿佛在油锅中炸着两个鬼。于是,油炸鬼诞生了。但这个名字并不简单,鬼与秦桧的名字同音,形成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双关语。我对汉字不太了解,但大致是这样的。
称这个食物为油炸鬼,意味着在热油中炸秦桧及其妻子,是人民创造的一种象征性惩罚。最初,油条并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发泄愤怒。人们在油条摊前排起长队,一边炸一边骂,炸死秦桧夫妇,有人甚至咀嚼得咯吱作响,仿佛在发泄怒火。甚至有故事说,在某些地方,人们还做出更大、更长的油条,以便咬下去时听到脆响,感觉像是在摧毁秦桧的罪恶。渐渐地,这道食物传播到中国各地,从广东到上海、北京,成为一种流行的食物。
人们不仅是为了复仇而吃,还因为它真的很好吃。油条不仅是一种食物,还是民间精神的象征。在杭州,岳飞的庙宇至今仍吸引着每年数百万的游客。在庙里,有两尊铁像的秦桧夫妇被迫跪在岳飞的墓前。前来这里的人们常常吐口水、打砸雕像或咒骂以表达蔑视。有一个故事说,在13世纪,一位在岳飞庙附近卖油条的人创造了一种超大油条,长达一米,让顾客在吃的同时骂秦桧,痛快淋漓。这一传统延续了几个世纪,油条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秦桧不仅在油中被炸,还在文学和艺术中被诅咒。许多宋代的戏剧和诗歌将他描绘成披着人皮的鬼怪。有这样的民谣:秦桧害国,天不震,油炸鬼在煮,民心舒畅。甚至在某些传说版本中,人们还相信秦桧的灵魂被永远压在地狱中,承受着油炸的惩罚,正如油条一样。这些故事表明,食物不仅仅是食物,还是人民寄托愤怒和对正义信仰的方式。现在我们来谈谈更亲近的部分,那就是越南的油条。
油条通过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传入我们国家,可能是从明朝时期或稍晚一些通过华侨社区在大市场和河内。华人带来了油条的制作配方,这道菜迅速融入了越南的饮食文化。在越南,我们称之为“粥油条”或“油粥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字呢?“油”在这里很容易理解,因为油条是用油炸的。“油条”是“鬼”的谐音,暗指秦桧。而“粥”在粤语中读作“查”,当传入越南时,特别是在南部,发音变成“粥”,这是地方发音的结果。此外,油条通常与白粥一起食用,因此“粥”这个名字更为合理。
在北方,有时称为“粥油条”,因为油条的形状肥胖,像是一个“粽子”,这是一种非常越南的叫法。尽管名称有所变化,但意义依然保留。这是带着历史故事的油炸鬼。但在越南,油条不再具有复仇的意义,如同宋朝时期,而成为一种民间食物,融入了日常生活。想象一下,在河内的一个早晨,你坐在人行道上,点一碗河粉,加入几块油条,无论是脆的还是软的,吃起来都非常美味。在胡志明市,油条还出现在更多的菜肴中。有些地方甚至出售超长的油条,长得像手臂,供人们在街上闲逛时享用。根据一些街头统计,油条是越南街头美食中不可或缺的小吃,从流动摊贩到高档餐厅。
想在家自制油条也非常简单。面粉、泡打粉、盐、糖、水和一点食用油。哦,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做油条。秘诀是用中火炸,以使油条酥脆而不焦。在越南,人们常常将油条与白粥一起食用,配上葱花、胡椒,或沾一点甜酱油。有些地方甚至创造性地将油条填充各种其他食材。尽管油条看似微小,却蕴含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故事。它提醒我们岳飞的忠诚,以及秦桧在中国的背叛。在中国,油条是正义的象征。但在越南,它则成为一种简单而亲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