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轴心国是什么,首先要解码“轴”这个词。在英语中,轴心国被称为Assis Power,其中Assis意为轴,就像车轮的轴或地球的轴。这一名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个充满野心和喜欢夸耀的男人,贝尼托·墨索里尼。
1936年,意大利和纳粹德国签署了罗马-柏林条约,标志着两国之间的正式联盟。在一次雄辩的演讲中,墨索里尼宣称这一联盟是连接罗马和柏林的坚固轴心,整个世界都将围绕它旋转。他的想法是什么?他说德国和意大利将成为控制全球命运的权力中心,就像车轮的轴保持一切运动一样。墨索里尼以“领袖”的称号首次使用“轴”这个词来描述这一联盟。
他梦想着一个意大利和德国统治的世界,重现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但“轴心”这个名称并不仅限于罗马或柏林。1940年,当日本加入三国同盟时,联盟扩展为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现在“轴心”这个词的意义更为深远。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希望成为整个世界的轴心,与美国、英国、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抗。
但这个轴心是否像墨索里尼想象的那样坚固呢?并不是,它就像一个已经偏离的车轴,转了几圈就断裂了。轴心国不仅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大国,还牵扯到一系列较小的国家,形成一个雄心勃勃的军事联盟。让我们来看看主要成员。首先是纳粹德国,轴心国的领头羊,由这个男人领导。这个有着著名小胡子的极端思想家。德国拥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技术和闪电战术,使他们能够迅速取胜。德国梦想着一个生活空间,通过侵略东欧来扩展领土给德国人民。紧随其后的是墨索里尼,提出“轴心”概念的人。
意大利已经侵略了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并参与了巴尔干和北非的战场。但意大利军队弱小,常常失败,迫使德国派遣援军。意大利就像团队中一个弱小的朋友,总是需要德国的支持。在亚洲,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势力,由像东条英机这样的军阀领导,天皇裕仁作为象征。日本希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但实际上是为了占领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地以获取资源。主要是石油和橡胶。
他们在1931年侵略满洲,1937年全面侵略中国,1941年以珍珠港袭击震惊美国,拉美国进入战争。除了这三国,轴心国还有一些较小的国家,例如匈牙利在1940年加入以收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去的领土。罗马尼亚因想要石油而加入。保加利亚在1941年加入,主要是为了对抗苏联。芬兰虽然没有正式加入,但与德国合作对抗苏联。像南法由德国控制的傀儡政府也站在轴心国一边。总的来说,轴心国大约有8到10个国家,但主要的力量集中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国。他们通过1940年的三国同盟条约等协议联系在一起,目标是推翻由英国和法国建立的世界秩序。
但为什么轴心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要理解轴心国的形成原因,我们必须回到1920年代和1930年代,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陷入危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失去了领土,巨额的战争赔偿,军队限制在仅100,000人。德国人民贫困、失业,感到羞耻。1929年的大萧条使情况更加恶化,德国的通货膨胀使一块面包的价格高达数百万马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国家领袖出现,像救世主一样。
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老兵于1933年掌握了权力。他承诺让德国再次伟大,重新武装,废除凡尔赛条约。这一思想基于种族主义,认为雅利安人,即德国人是优越的。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利用民众对无能政府的不满。他在1922年组织了罗马游行,掌握了权力并建立了独裁政权。墨索里尼承诺一个强大的意大利,但实际上是压制异议,控制媒体,梦想着一个新的罗马帝国。
日本则有自己的故事。
自明治时代以来,日本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但在战后,他们感到受到西方的欺凌,未能公平分配领土。大萧条使日本缺乏资源,尤其是石油。军阀掌握了权力,使天皇成为象征,侵略亚洲以寻找资源。对满洲的侵略和中日战争证明了他们的野心。这三国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对由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不满。他们厌恶苏联,想要扩展领土。因此,他们联手形成轴心国,目标是成为世界的轴心。
轴心国以闪电般的胜利开始。1939年,德国攻击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扫荡西欧。一些国家如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在几周内崩溃,法国这个强国仅在六周后投降。意大利趁机攻击巴尔干和北非,但不断失败,迫使德国在希腊和利比亚派遣援军。日本则主宰亚太地区,占领满洲,扩大在中国的战争,并以珍珠港袭击震惊美国,摧毁了美国在夏威夷的舰队。
日本继续迅速占领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将军队派往越南和西方殖民地。在巅峰时期,轴心国控制了从西欧到东亚,从北非到太平洋的广阔领土。但这个轴心并不持久。德国和日本很少协调战略,意大利则弱小,持续给德国带来负担。野心过于庞大,低估了敌人。德国在1941年以300万军队入侵苏联,但在俄罗斯的冬季陷入泥潭,损失了数百万士兵。日本则低估了正在觉醒的美国巨人,导致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遭到重创。现在让我们谈谈我们的主角。
贝尼托·墨索里尼,提出“轴心”概念的人。
他是一位充满野心但也充满错误的领导者,导致了他自己以及整个轴心国的崩溃。墨索里尼于1922年掌握权力,比德国的国家元首早了十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口号是“国家之内无一物,国家之外无一物”。墨索里尼希望意大利成为超级大国,但实际上意大利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一个弱国。意大利的工业落后,军队缺乏专业性,腐败泛滥。尽管如此,墨索里尼非常擅长宣传。
他出现在骑马、驾驶飞机或站在狂热人群面前的照片中,塑造了一个超级英雄的形象。但墨索里尼的野心超出了他的能力。他侵略埃塞俄比亚以扩展殖民地,但这一胜利代价高昂,使意大利陷入孤立。当与德国结盟时,墨索里尼认为自己可以借助德国的力量。但实际上,意大利也不断失败。在北非,意大利军队被英国军队击溃。在希腊,意大利于1940年进攻,但被微小的希腊军队击退。德国不得不派遣援军,延缓了对苏联的攻击计划。
到1943年,当盟军登陆意大利时,墨索里尼的政权已经崩溃。他被自己的盟友推翻并被捕。德国解救了墨索里尼,并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称为萨洛共和国。但墨索里尼只是一个傀儡。1945年4月,当德国战败时,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击队抓住,最终的结果也随之而来。他被倒挂在米兰的广场上,激起了人群的愤怒。这个提出“轴心”概念的人以耻辱结束,证明他的轴心只是一个幻觉。
轴心国的失败不仅是墨索里尼的错误。
轴心国的失败有许多原因,就像一部结局悲惨但又非常合理的电影。第一个原因是缺乏团结。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有各自的目标,鲜有协调。德国想要统治欧洲,日本想要主宰亚洲。意大利只想捞一把,没有共同战略。他们就像三辆朝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轴心已经断裂。第二个错误是低估对手。德国认为苏联会在几个月内崩溃,但苏联军队有2000万士兵,意志坚定。日本认为美国会在珍珠港事件后放弃,但美国的武器生产速度快得惊人。
接下来是轴心国的资源有限,德国和日本缺乏石油和橡胶,意大利则缺乏强大的工业和军队。与此同时,盟军有美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苏联的庞大军队,英国的雷达和情报。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等重大转折结束了轴心国。轴心国不仅是一个隐喻,也是野心、仇恨和错误的象征。墨索里尼认为轴心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但它却成为了失败的象征。